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冠狀動脈鈣化分數(CACS)和腹主動脈鈣化分數(AACS)對腎臟移植受者心血管及腎臟結果的影響。研究納入944名患者,結果顯示高CACS組的心血管事件風險顯著增加(風險比5.97),全因死亡率也提高(風險比2.74)。高AACS組的心血管風險同樣較高(風險比2.38)。雖然CACS能提升心血管事件預測準確性,但CACS和AACS對腎臟結果並無顯著影響。總結來說,移植前的高動脈鈣化是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獨立風險因素,但不影響腎臟結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CKD患者常因心血管疾病而亡,尤其是接受透析或腎臟移植者。研究指出,大鼠模擬CKD血管變化,出現動脈鈣化和硬化,血管彈性降低。血管變化可能早在CKD初期發生,提升一氧化氮水平或許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PubMed DOI

腎移植接受者中,血清半胱氨酸蛋白C的估計腎小球過濾率(eGFRcys)與不良結果的關聯性比血清肌酸酐的eGFR(eGFRcr)更密切。研究指出,eGFRcys影響結果風險部分來自非腎功能因素,而eGFRcr則直接影響腎移植結果。調整心血管風險後,eGFRcys與不良事件的關聯性下降。總結來說,eGFRcr更能反映腎功能與腎移植結果的真實關係,而半胱氨酸蛋白C則適合作為一般預後標記。 PubMed DOI

這個研究探討了骨硬蛋白水平如何影響腎移植患者的血管結果。他們發現,移植前較高的骨硬蛋白水平與移植後增加的腹主動脈鈣化和動脈硬化有關。 PubMed DOI

研究追蹤95位接受腎移植的病患一年,發現移植後骨密度和骨代謝下降,血管鈣化增加。鈣、維生素D和骨健康影響血管鈣化。礦物質和骨質疾病持續存在,強調監測和管理血管鈣化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芬蘭腎移植患者心血管死亡率逐年下降,尤其是2000-2009年和2010-2019年。冠狀動脈疾病是最常見的死因,尤其在移植後第一年。心血管疾病仍是主要死因,但風險有所降低。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腎移植接受者合併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的持續高鈣血症,並未對移植物功能或併發症造成重大影響。患者尿中鈣和FGF23水平較高,維生素D水平較低,移植前的甲狀旁腺激素水平與高鈣血症風險有關。雖然輕度高鈣血症常見,但對移植結果影響不大。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血清活性素水平與腎移植結果及心血管健康有關,高水平與不良結果風險增加及冠狀動脈鈣化相關。活性素水平可能影響腎功能及接受者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腹部動脈鈣化(AAC)分數值與腎移植等待名單上的死亡率之間的相關性。他們發現,較高的AAC分數與增加的死亡風險有關,即使在調整其他因素後仍然如此。AAC分數可能是評估腎移植候選人風險的有用非侵入性影像生物標記。 PubMed DOI

研究針對末期腎臟疾病(ESKD)患者的冠狀動脈鈣化情況進行調查,使用Agatston冠狀動脈鈣化分數(CACS)評估鈣化嚴重程度。研究開發了一個預測模型,可估計ESKD患者嚴重鈣化的風險。結果顯示年齡、洗腎歷程、藥物治療和血液檢驗結果等因素是影響ESKD患者鈣化風險的重要因素。左前降支冠狀動脈鈣化比例最高。這個模型有助於評估ESKD患者的鈣化風險,特別是無法進行冠狀動脈CT掃描的患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冠狀動脈鈣化(CAC)進展對慢性腎病(CKD)成人心血管疾病(CVD)、心力衰竭及全因死亡風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1,310名參與者,發現32.5%無基線CAC的參與者出現新發CAC,35.3%有基線CAC的參與者顯示進展。結果顯示,新發CAC與CVD風險增加2.42倍、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82倍;進展性CAC則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73倍有關。研究強調CAC進展在CKD患者中與心血管風險的關聯,但也指出了一些限制因素。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