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慢性腎病(CKD)患者的血清氯離子水平與心房顫動(AF)之間的關聯。研究納入了2000至2021年間的20,550名CKD患者,並發現血清氯離子水平下降(5.02 mmol/l)與AF風險增加有關,且在中位隨訪350天內,有211名患者發展為AF。此外,較低的氯離子水平也與心臟衰竭、中風及全因死亡風險增加相關。總結來說,CKD患者中,低血清氯離子水平與多種併發症的高發生率獨立相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一項研究追蹤了1,714名患有晚期慢性腎臟疾病(CKD)的年長患者長達8年,以探討血清鉀水平與死亡或腎臟替代治療之間的關係。低鉀和高鉀水平都與增加風險有關,而在鉀水平為4.9毫摩爾/升時觀察到最低風險。這表明在年長的CKD患者中,預防高低鉀水平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房顫和慢性腎臟疾病常共存,研究顯示腎功能下降和尿白蛋白增加會增加房顫風險,顯示CKD為房顫獨立風險因子。 PubMed DOI

研究指出,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氯離子水平低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年紀大、合併症多、不服用利尿劑、白蛋白和氯離子水平低的患者死亡率較高。保持適當氯離子水平或許有助於改善患者結果。 PubMed DOI

高鹽攝取與高血壓之間的關係尚未完全了解,但氯離子可能在高血壓發展中扮演角色。降低氯離子攝取可防止血壓升高和心臟肥大,保護腎功能,對抗血管緊張素II的促高血壓作用。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急性心臟衰竭患者的氯離子水平與疾病進展有關,尤其在腎臟氯離子親和力方面。這對神經荷爾蒙活性和「氯離子理論」有重要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鎂水平與血液透析患者之間房顫(AF)的關係。較低的鎂水平與增加的AF有關聯,而較高水平則與較低的AF發生率相關。對於這些患者來說,失衡的鎂可能在AF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探討校正鎂水平是否能降低AF發生率。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許多患有心房纖維顫動的芬蘭慢性腎臟病患者,腎功能惡化會增加合併症和藥物使用。心血管風險因素隨時間增加,但降脂藥使用不足。建議對這高風險族群更重視治療風險因素。 PubMed DOI

研究發現,急性腎損傷患者接受持續腎臟替代治療時,血清磷酸鹽水平高者死亡率較高,尤其是疾病嚴重者。來自韓國八家醫院的數據顯示,低磷酸鹽水平也會增加高疾病嚴重程度患者的死亡風險。因此,對於危急病情的急性腎損傷患者,監控血清磷酸鹽水平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清鎂水平與重症肝硬化患者急性腎損傷(AKI)之間的關聯。研究分析了3,228名住院於ICU的肝硬化患者,結果顯示68.6%的患者出現AKI。研究發現,血清鎂水平較高與AKI風險增加獨立相關,特別是當血清鎂在1.6-2.6 mg/dL時,AKI的比值比為1.89,而在2.6 mg/dL或更高時,則為2.19。這顯示隨著鎂水平上升,AKI風險也隨之增加,建議進一步進行隨機試驗以驗證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小管過濾率(eGFR)模式與正常或輕度腎功能受損者發展心房顫動(AF)風險的關聯。研究涵蓋62,407名參與者,皆在2010年無AF及心血管疾病。研究識別出四種eGFR軌跡:高穩定型、中度增加型、高下降型和低穩定型。經過近10年的隨訪,發現中度增加型、高下降型和低穩定型的AF風險顯著高於高穩定型,危險比率分別為1.70、1.92和2.28,顯示eGFR軌跡與AF風險有明顯關聯。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