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評估了丹麥使用SNOMED II代碼來分類醫療腎臟活檢報告的有效性,旨在增強腎臟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研究分析了1998至2018年的腎臟活檢報告,並由腎臟科醫師進行臨床診斷。結果顯示,腎小球疾病、糖尿病腎病和系統性疾病的正向預測值較高,而腎小管間質疾病和腎血管疾病的預測值較低。整體而言,SNOMED代碼對某些腎臟疾病的分類是可靠的,對未來研究具實用價值。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腎硬化是腎臟老化和慢性腎臟疾病的重要病變。研究指出,以年齡為基礎的腎硬化閾值比單一年輕年齡閾值更能準確預測CKD風險。研究分析不同組別的腎臟活檢影像,結果顯示當腎硬化與年齡不符時,進展性CKD風險較高,支持使用基於年齡的閾值來識別具臨床相關性的CKD。 PubMed DOI

成人遺傳性腎臟疾病常被忽視,但可能佔慢性腎臟疾病案例的10%。研究發現40.4%患者有單基因性腎臟疾病,以膠原病和纖毛病最常見。女性患者和有家族史者診斷效果較佳。外顯子定序可幫助診斷,結合腎臟活檢可更深入了解腎臟疾病。 PubMed DOI

丹麥研究探討糖尿病患者腎臟病變,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中26.5%有DN、31.1%有NDN、7.3%混合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中40.4%有DN、22.3%有NDN、11.9%混合疾病。研究持續3.8年,為未來研究提供重要參考。 PubMed DOI

研究發現,1型糖尿病的兒童罹患糖尿病腎病相對罕見,但可能出現其他腎臟問題。除了糖尿病腎病外,可能有急性腎損傷、尿液帶血、輕微變化疾病等症狀。這顯示成人糖尿病患者的腎臟問題也可能影響1型糖尿病的兒童。 PubMed DOI

研究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疾病是全球糖尿病挑戰。組織病理學有助於診斷和治療進步,腎臟活檢可辨識不同腎損傷。最新研究將糖尿病腎損傷分類,有助於預後和個人化治療。新干預如葡萄糖共轉運輸蛋白2抑製劑顯示潛力。整合組織病理學、組學和影像數據可改善糖尿病腎臟併發症護理。合作努力推進知識、改善患者結果,iBeat Study強調組織病理學在糖尿病腎臟管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研究指出腎臟活檢可幫助預測2型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結局,特定病理特徵與較差結果相關。患有糖尿病腎病變和非DKD的患者,進展至末期腎臟疾病的風險較高。建議進行腎臟活檢以識別非DKD患者,並預測糖尿病腎病變的發展。 PubMed DOI

研究發現不同評分系統與腎臟移植後功能有關,尤其在腎小球較少的樣本中。建議使用簡單的評分系統來預測預後,並將腎小球硬化分數替換為小管間質分數以提高預測準確性。進一步驗證可在冰凍切片中進行。 PubMed DOI

埃及研究指出,T2D患者中有67%出現非糖尿病性腎臟疾病。膜性腎病最常見,其次是急性腎小管損傷和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血清肌酸酐和蛋白尿與特定腎病有關。糖尿病持續時間較長降低NDKD風險。T2D患者需腎臟活檢以確診NDKD。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腎衰竭兒童的共存醫療狀況,並比較了電子醫院紀錄與英國腎臟登記處的數據。研究對象為2016年12月31日前在英格蘭和威爾士接受腎臟替代療法的18歲以下兒童,共869名,男性佔62.5%。結果顯示,UKRR報告的共存疾病盛行率高於電子健康紀錄,且先天性非腎臟疾病最常見。醫院紀錄對先天性心臟病和惡性腫瘤的敏感性較高,但兩者的一致性僅為中等。研究強調電子健康紀錄低估了共存疾病的報告,需改進登記過程。 PubMed DOI

在肺移植患者中,早期診斷腎臟損傷非常重要,因為腎病會影響預後。一項研究分析了2010至2021年間100例肺移植患者的腎臟活檢,發現多種慢性腎臟病變,最常見的包括動脈硬化和急性腎小管壞死。研究指出,血栓性微血管病與使用某些藥物有關,且只有一半患者有生物學跡象。34名患者進展至末期腎病,主要風險因素包括術後透析和蛋白尿。建議有腎病跡象的患者應轉診腎臟科醫生,及早進行活檢。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