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有症狀的心臟衰竭患者,特別是保留射血分數(HFpEF)和中間射血分數(HFmrEF),分析了10年的長期臨床結果。研究使用馬可夫模型追蹤患者的健康狀態變化,發現每位患者在10年間平均會有0.53次住院,37%的患者至少住院一次,26%會面臨心血管死亡,預期壽命約為6.1年,總護理成本預計為123,900美元。研究強調HFpEF/HFmrEF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高,並呼籲持續優化護理以改善健康結果。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將 empagliflozin 與標準治療結合治療HFpEF,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及住院風險,並減少HF住院次數。使用empagliflozin治療HFpEF患者可預防住院及死亡,提高存活率。成本效益分析顯示,在法國,empagliflozin是HFpEF管理的具成本效益策略,並在特定情況下有高機率成本效益。 PubMed DOI

心臟衰竭是全球重要的健康問題,其中HFpEF(保留射血分數的心臟衰竭)病例超過一半。因老化和代謝性疾病等因素,患病率逐漸增加。診斷需多項測試,了解複雜機制至關重要。雖然HFpEF治療有限,但近期進展包括使用SGLT2抑制劑和針對特定機制(如肥胖和發炎)的新藥物。 PubMed DOI

研究利用HFpEF患者的數據開發新預測模型,可準確預測疾病和死亡風險。模型基於常規變數,比生物標記法更優,預測心臟衰竭住院、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表現良好。包含11變數,比單用NT-proBNP或現有風險評分更佳。有助臨床醫生辨識高風險HFpEF患者,提供治療決策參考。 PubMed DOI

研究比較心臟衰竭病人心臟功能不同的醫療費用,並看看用SGLT2i治療的效益。結果發現,心臟收縮功能≤40%的病人1年後花費較高,但心臟收縮功能>40%的病人在非心臟衰竭方面花費較高。SGLT2i治療可以減少住院次數,心臟收縮功能≤40%的病人每年可省下1,439至2,668美元,心臟收縮功能>40%的病人可省下1,439至2,410美元,不包括藥費。 PubMed DOI

HFpEF是一種保留射血分數的心臟衰竭類型,影響1-3%的人口,診斷上具有挑戰性。臨床評分有助於識別受影響的患者,他們可以從新型治療如SGLT-2抑制劑中受益,這些藥物已顯示降低心血管風險。其他正在研發中的藥物可能會改變治療方法。對這個人群來說,管理症狀、充血和合併症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心臟衰竭伴保留射出分數(HFpEF)是一種複雜的病症,受多種因素影響,且症狀多樣。目前的診斷主要依賴射出分數(EF),但這種方法過於簡化,無法全面反映病情。研究指出,患者選擇和超音波心動圖的差異顯示需要更深入了解HFpEF。為改善護理,建議採用更全面的診斷模型,考量結構特徵、相關疾病及生物環境因素,以便識別高風險患者並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療,強調精準醫療的重要性。 PubMed DOI

心臟衰竭(HF)成為重要健康議題,影響死亡率和生活品質。本研究分析317名HF診所患者的數據,發現62.5%為減少射血分數的心臟衰竭(HFrEF)。診所成功優化92%患者的SGLT2抑制劑和91%的礦物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使用。HFrEF患者中,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的使用從22.6%增至87.9%。隨訪約2.2年,64%患者至少再住院一次,但住院率逐漸下降。結果顯示HF診所對改善治療和減少住院再入率至關重要。 PubMed DOI

心臟衰竭伴隨保留射出分數(HFpEF)是最常見的心臟衰竭類型,佔所有病例的50%,且在老年人中發生率上升。HFpEF是一種複雜的全身性疾病,受多種風險因素影響,影響心臟、肺部、肌肉和血管等多個系統。其病因和病理生物學的複雜性使得研究和治療變得困難,但近期的動物模型和臨床試驗顯示,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可能改善治療效果。本綜述旨在深入探討HFpEF的各方面,以提升對該病症的理解和改善患者的臨床結果。 PubMed DOI

心臟衰竭伴隨保留射血分數(HFpEF)是指有心臟衰竭症狀,但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在50%或以上。由於HFpEF的多樣性,診斷可能困難,需考慮多種合併症。H<sub>2</sub>FPEF和HFA-PEFF兩種診斷算法可協助評估患者風險。HFpEF患者可依合併症分為不同表型,影響治療策略。建議所有HFpEF患者使用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未來研究應探索新診斷與治療方法,包括人工智慧的應用。 PubMed DOI

急性心肌梗塞(AMI)後的心臟衰竭(HF)是全球健康的重要議題,但相關住院風險因素的資料仍然不足。本研究分析了2006年至2019年間的AMI患者數據,發現9.1%的患者在一年內因HF住院。高風險患者中,住院率更高,接近25%。心臟衰竭的發生率在這段期間幾乎翻倍,且HF住院與一年內死亡率增加三倍有關。這些結果顯示,針對AMI後的護理策略亟需改善,以應對HF的日益負擔。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