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針對自體動靜脈瘻管(AVF)發生血栓的風險,開發並驗證了機器學習模型。研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血液透析中心進行,涵蓋270名患者,時間範圍為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結果顯示,105名患者出現AVF血栓,52.6%的AVF患者有長期併發症,血栓最為常見。研究開發了五種機器學習模型,評估結果顯示其預測AVF血栓風險的準確性高,對早期臨床介入有幫助。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中開發了一個基於深度學習的AI模型,利用透析前的特徵預測透析期低血壓。相較於傳統模型,這個AI模型表現更優。常見預測特徵包括前次會話的平均收縮壓、超濾速率、透析前收縮壓,以及先前IDH經驗。這個AI模型準確可靠,可用於預測透析期間的IDH。 PubMed DOI

透析過程中常見低血壓,可用人工智慧模型預測。模型基於XGBoost算法,可預測透析期低血壓發生情況,並識別風險因素。這些模型利用超過120萬次透析會話數據,發生率為10.07%,表現良好。可幫助個人化干預,預防和管理低血壓。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血液透析患者的動靜脈瘻管(AVF)存活與UCR水平及暫時性中心靜脈導管插管時間有關。女性患者中,UCR高且暫時導管插管時間長者,AVF存活率較低。建議利用UCR預測AVF存活,並早期拔除暫時導管以改善結果。 PubMed DOI

已開發並驗證了一個預測模型,用於評估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療的患者發生全因死亡或心臟衰竭住院的風險。該模型包括年齡、白蛋白水平、病史、藥物治療和心臟參數等因素。它顯示出良好的準確性和校準性,有助於識別高風險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和追蹤。 PubMed DOI

研究旨在辨識透析期間低血壓的風險因素,並利用人工智慧開發早期警示系統。分析30萬次透析數據,識別19個預測因素,並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建立預測模型。最佳表現為隨機森林、梯度提升和邏輯回歸。該系統可預測IDH,提供風險患者干預。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許多患者在血液透析初期使用導管,原因是對永久通路建立時機不確定。研究300名患者後發現,血清磷、糖尿病性腎病變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等因素與開始透析時間有關。半胱氨酸蛋白酶C有預測價值,整體模型效果更佳,可幫助個別規劃動脈靜脈瘻手術。 PubMed DOI

研究利用機器學習預測腹膜透析患者風險,發現隨機森林和XGBoost是最佳模型。腎臟疾病、血壓、年齡與心臟衰竭相關,年齡、膽固醇、腎功能與死亡風險相關。機器學習優於Cox回歸,可提供臨床參考。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腎移植患者若有血液透析動靜脈瘻(AVF),則較容易發展新發心臟衰竭。除AVF外,透析時間、年齡、性別、糖尿病等因素也影響心臟健康。AVF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需注意。結論指出,腎移植後的AVF可能是導致心臟問題的風險因素。 PubMed DOI

機器學習新模型能準確預測CKD患者未來6-12個月可能發展為腎衰竭,並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驗證成功。應用此模型可降低非計畫性透析率,改善CKD到腎衰竭的過渡。需進一步研究有效運用此模型。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接受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且未使用抗凝劑的患者,預測電路凝固的風險,特別是對有出血風險的患者。研究分析了212名患者的數據,並根據CRRT開始後24小時內的凝固事件分為高風險和低風險組。使用八種機器學習方法,集成學習模型的預測性能最佳,AUC達0.863,隨機森林模型則為0.819。關鍵因素包括血小板計數、過濾分數和三酸甘油脂。研究顯示,這模型可協助醫生制定個性化治療策略,改善患者結果並降低醫療成本。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