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KRT)在重症醫療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四十年來不斷演進,提升了精確度和安全性。對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重症病人,CKRT特別有幫助,能早期進行物理治療,解決病人活動不便的問題。雖然隨機試驗未顯示CKRT在死亡率上優於間歇性血液透析,但它能精確控制溶質和液體的去除,並根據病人狀況調整。觀察性研究指出,CKRT可能更有助於腎臟恢復。考量到重症病人的多樣需求,提供多種療法以便靈活轉換是必要的,CKRT在個性化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急性腎損傷在重症病房很常見,需腎臟替代治療。研究顯示約3.8%重症病患和6.8%機械通氣者接受治療。接受治療者死亡率較高,各國差異大,顯示治療提供不均。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影響慢性腎病(CKD)兒童患者選擇及開始腎臟替代療法(KRT)的因素,涵蓋695名6到17歲的患者。結果顯示,eGFR較低、下降幅度大及高收縮壓會增加開始KRT的機率。腎小管病的兒童較腎臟及尿道畸形患者更可能開始透析,且較低的BMI和血紅素水平也有關。研究還發現不同醫療中心的實踐差異影響KRT的決策。總之,腎功能、病型、營養、血壓、貧血及醫療中心的影響都很重要。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了體外腎臟替代療法(RRT)在重症兒童治療中的多元角色,包括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和血液透析(HD)。RRT不僅能處理體液過載和急性腎損傷,還能改善敗血症、代謝異常、肝衰竭等病症的預後。文中指出,RRT能維持液體和電解質平衡,清除內毒素,並有效管理藥物過量和腫瘤溶解症候群。總之,RRT在重症護理中對兒童病人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低排出量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和延長間歇性腎臟替代療法(PIRRT)在急性腎損傷(AKI)患者中的效果。研究比較了每小時12.5 mL/kg的低排出量與標準的每小時25 mL/kg,納入72名患者。結果顯示,兩組在基線特徵相似,90天死亡率和腎功能恢復無顯著差異。低排出量組的尿素Kt/V較低,但無需轉換為標準排出量,且低磷血症發生率較低。結論指出低排出量療法可行,但需進一步隨機對照試驗驗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中低收入國家接受持續腎臟替代療法(CKRT)的兒童臨床特徵及結果。研究涵蓋102名年齡1個月到18歲的兒童,61.8%為男孩,媒介年齡4歲。許多患者營養不良,51%體重低於15公斤,入院時病情嚴重,94.1%需機械通氣。最常見診斷為敗血性休克,CKRT主要因液體過載及代謝缺陷啟動。死亡率高達75%,顯示出管理挑戰,強調需進一步研究以改善這群脆弱患者的結果。 PubMed DOI

支持老年人選擇合適的腎臟替代療法(KRT)面臨多重挑戰,如虛弱、合併症和認知障礙等,這些都影響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虛弱的老年慢性腎病患者住院率高、死亡率增加,生活品質下降。雖然血液透析可能加重虛弱,但腹膜透析(PD)提供居家選擇,能提升生活品質。共享決策至關重要,需考量患者的目標和生活品質。老年醫學專家的角色愈加重要,健康服務應加強輔助PD的獲取,確保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 PubMed DOI

重症病患需要腎臟替代療法(KRT)是加護病房中最具挑戰性的案例之一。對於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腎衰竭病患,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KRT)通常是首選,雖然研究未顯示其在存活率或腎臟恢復上優於間歇性KRT。CKRT已成為急性腎損傷(AKI)的標準治療,特別是在發達國家。隨著醫療系統對複雜病患的器官支持需求增加,CKRT的使用預計會上升。本課程回顧CKRT的原則,提供實用指導,並強調多學科護理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篇病例報告介紹了一名極早產的重症嬰兒(出生於25週1天),成功使用持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KRT)的案例。這名9天大的女嬰因新生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和多脏器功能障礙,發展出急性腎損傷第三期。她體重690克,出生後不久就需要侵入性呼吸支持。第11天因腎功能惡化和高鉀血症,透過臍帶進行CKRT治療。這個案例顯示CKRT在脆弱新生兒中的可行性與安全性,對急性腎損傷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PubMed DOI

ECMO 在 COVID-19 疫情期間用得越來越多,但常見併發症像急性腎損傷和體液過多會影響治療效果。腎臟替代治療(KRT)能搭配 ECMO 使用,方法和時機各醫院不一樣。這篇綜述整理了 ECMO 患者發生腎損傷的原因、KRT 的選擇,以及兩者合併治療的影響。 PubMed DOI

**重點整理:** 這篇回顧性研究針對需要腎臟替代治療的急性腎損傷(AKI)患者發現,接受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的病人,在90天內發生洗腎依賴和進展到末期腎臟病(ESRD)的風險,比起間歇性血液透析(iHD)明顯低很多。CRRT 可能能更有效幫助重症患者的腎臟恢復。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