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研究比較了末期腎臟疾病患者做上肢動靜脈瘻管手術時使用的三種ePTFE假體移植物,發現術後通暢率沒有大差異。GORE® ACUSEAL移植物止血最快,PROPATEN®移植物術後上肢腫脹較嚴重。總體而言,三種移植物的其他術後併發症差異不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發現血液透析患者中,擁有動靜脈瘻管的患者死亡風險最低,其次是動脈表層化,最後是隧道式袖口中心靜脈導管。如果不適合瘻管,則動脈表層化患者的存活率優於隧道式袖口中心靜脈導管患者。 PubMed DOI

一項研究比較了在血液透析患者的動靜脈瘻管狹窄治療中,使用覆蓋式支架與僅進行血管擴張術的效果。研究發現,在為期24個月的觀察期內,覆蓋式支架組的安全性不亞於單純血管擴張術組,且在六個月和十二個月時具有較佳的初級通暢率,並且需要較少的再次介入手術。 PubMed DOI

研究指出透明血管成形術對治療動靜脈瘻管周邊狹窄效果好,成功率高且併發症少。研究對199名患有動靜脈瘻管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後通暢率分別為87.7%、75.8%和60.0%。先前失敗的瘻管和甲狀旁腺激素水平可能影響通暢率。透明血管成形術被視為治療狹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晚期慢性腎臟疾病患者,在透析前植入動靜脈瘻與AV移植物的結果。結果顯示,腎功能低於每1.73平方米15毫升/分鐘時,AV移植物患者開始透析時較不需使用導管。AV瘻患者則需更多次手術。建議腎功能低於每1.73平方米15毫升/分鐘的患者,植入AV移植物可能減少透析開始時使用導管的需求。 PubMed DOI

最新研究指出,有些人可能過度看好動靜脈瘻(AV fistula)相對於移植的優勢。一項法國研究分析了開始血液透析的患者,發現AV移植相較於瘻,雖然建立後住院風險較高,但並不一定增加其他原因的住院或死亡風險。 PubMed DOI

比較紫杉醇包覆球囊(PCB)和普通球囊(CB)在治療血管通路功能失敗的病人時的效果,結果顯示兩者在短期通暢效益上沒有顯著差異,並無重大併發症。 PubMed DOI

研究發現超聲引導下的血管成形術對ESRD患者的VVRS有效。靠近靜脈吻合點的VVRS患者效果較佳,通暢率隨時間下降。透析時間和VVRS類型影響通暢率。總結來說,ESRD患者接受PTA處理特定VVRS部位的長期效果令人滿意。 PubMed DOI

研究結果顯示,將超聲引導的銳利針技術與PTA結合治療AVF出流口狹窄問題,對閉塞性瘻管靜脈患者效果顯著。手術成功率高,並在手術後3、6和12個月維持通暢。這種技術對於重症情況下重建出流道是有效且安全的。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隧道式帶袖導管(TCCs)和動靜脈瘻管(AVFs)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影響,分析了2119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兩組的全因死亡率無顯著差異,但使用TCCs的患者面臨較高的重大不良心血管和腦血管事件、住院及感染風險。多變量分析指出,高查爾森共病指數(CCI)是死亡風險因素。總體而言,使用AVFs的患者相對於TCCs的患者,風險較低。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 WavelinQ™ EndoAVF 系統在血液透析病人中創建內血管動靜脈瘻管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於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在一所大學醫院進行,納入20名病人。結果顯示技術成功率達100%,75%的瘻管生理適用,66%成功穿刺。6個月的主要通暢率為65%,12個月為50%。研究未報告嚴重不良事件,年再介入率僅0.33次。總體而言,WavelinQ 4-F EndoAVF 系統被認為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動靜脈瘻管創建方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