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中國研究發現,腎功能惡化與男性低骨骼肌肉量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輕度腎功能受損者。研究指出腎功能與肌肉量風險呈非線性關係,eGFR水平較低者肌肉量可能較高。年長男性中輕度腎功能受損者比女性更容易肌肉減少。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肌肉量、肌肉功能和脂肪量對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心血管疾病住院的影響。他們發現,無論男性或女性,低肌肉量和高脂肪量都與心血管疾病住院風險增加有關。此外,男性低手握力也是住院風險的一個因素。低肌肉量和高脂肪量的組合進一步增加了住院風險。 PubMed DOI

CKD和ESRD患者常見肌肉流失,尤其在ESRD前一年加速,與更高死亡率相關。這種情況可透過尿肌酸酐水平觀察到。 PubMed DOI

這個研究探討了腎移植接受者骨密度和骨骼肌之間的關係。他們發現腎功能、維生素D水平和肌肉量等因素與骨密度有關。男性和女性顯示不同影響骨密度的因素。總的來說,在腎移植接受者中,無論男女,骨密度較低與肌肉量較低有關聯。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如何利用電腦斷層掃描(CT)來預測非透析慢性腎病(CKD)患者的死亡率,重點在於骨骼肌面積和肌肉衰減的臨界值。研究分析了167名第3和第4期CKD患者的數據,發現肌肉衰減對死亡率的預測能力優於骨骼肌指數。最佳臨界值為女性27.56 Hounsfield單位、男性24.58 Hounsfield單位。結果顯示,肌肉脂肪變性與死亡率顯著相關,強調評估肌肉質量在這群患者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篇評論探討血清肌酸酐和胱蛋白酶C與肌肉質量的關聯,指出它們可能是估計腎功能和肌肉質量的指標。研究分析了67項研究,發現這些指標在不同成人族群中,包括老年人及慢性腎病患者,與肌肉質量有一致的關聯。雖然肌酸酐與胱蛋白酶C的比率常被檢視,但其他指標也顯示類似關係。結果顯示,結合這兩者可作為可靠的肌肉質量指標,但仍需進一步研究以確立具體的臨床應用。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病(CKD)兒童的身體組成,特別是骨骼肌密度(SMD)和脂肪分佈對臨床結果的影響。研究比較了32名CKD兒童與66名健康兒童,發現CKD兒童的骨骼肌面積和SMD均低於健康兒童,內臟脂肪則較高。三酸甘油脂水平被認為是低SMD的重要預測因子,而高血清白蛋白和高SMD則有助於延緩腎衰竭進展。總之,CKD兒童普遍存在骨骼肌喪失,且與較差的臨床結果相關。 PubMed DOI

低肌肉量在老年人中很常見,且會影響健康。本研究探討肌酐的腎小管過濾率(GFcr)與大腿總肌肉瘦體積(TTMLA)之間的關係,參與者來自AGES-Reykjavik研究,共794人,平均年齡80.3歲。結果顯示,較低的mGFcr與TTMLA顯著降低有關,eGFcr與TTMLA的相關性也很強。研究建議GFcr可作為老年人肌肉量的有效測量指標,而eGFcr則是臨床上mGFcr的實用替代方案,雖然可能有其他混淆因素。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肌肉量和肌力對腎臟移植受者(KTRs)生活品質的影響。研究分析了751名平均56歲的KTRs,發現較低的肌肉量(ASMI、CERI)和肌力(HGSI)與較低的身體健康相關生活品質(PCS)有顯著關聯。特別是,肌肉量或肌力較低的受者,生活品質下降更明顯。這顯示改善肌肉量和肌力可能有助於提升KTRs的生活品質,強調復健介入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腎功能與記憶相關疾病的關聯,數據來自中國健康與退休縱向研究,共有5,282名參與者。分析了四種腎小管過濾率(eGFR)指標,結果顯示eGFR低於90 mL/min/1.73m²的個體,罹患記憶相關疾病的風險較高,危險比率介於1.27到1.56之間。eGFR的提升與疾病風險降低有關,亞組分析也支持這些結果。研究建議進一步探討腎功能受損作為記憶相關疾病的潛在指標。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與神經肌肉問題有關,但對最大自願力量(MVF)的影響研究不多。本研究分析了CKD進展如何影響骨骼肌質量與力量的關係,並探討肌少症及肌少症肥胖的盛行率。結果顯示,CKD G1-G3期的MVF明顯高於G4和G5期,且隨著病情惡化,MVF與肌肉質量的關聯性減弱。雖然各期肌少症的盛行率無顯著差異,但早期階段的恢復情況較好。研究強調早期康復計畫對CKD患者的重要性,以提升肌肉健康和生活品質。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