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移植患者的認知障礙情況,發現有15%的患者輕微,25%中度,15%嚴重受損。執行功能受影響最嚴重,而言語記憶受影響最輕微。從已故捐贈者那裡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更有可能出現認知障礙。活捐贈者與已故捐贈者的腎臟移植對認知結果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美國腎臟移植候選人對高腎臟捐贈者指數(KDPI)捐贈提議的同意率,結果顯示全國同意率為41%。研究指出,根據年齡、種族、體重指數和健康狀況等個人特徵,以及移植中心的不同,同意率有顯著差異。特別是年長者和糖尿病患者更可能同意接受高-KDPI 腎臟,這樣的同意與接受移植的機會增加有關。研究強調提高對高-KDPI 腎臟的同意率,以改善移植的可及性。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小朋友接受腎移植後,可能會有學業延遲問題。年紀小、接受死亡捐贈腎臟、等待時間長、移植原因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延遲風險。約有14%的患者在移植後一年出現學業延遲,需要額外的學業支持來幫助他們。給予適當支持可以幫助解決或預防這個問題。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邊際品質腎臟移植的使用情況,並評估一個新提議的評分系統,涵蓋延遲移植物功能(DGF)、腎功能恢復(RFR)及移植後90天的腎小管過濾率(GFR)。分析了221名腦死亡捐贈者和223名接受者的數據。主要發現顯示,經歷DGF的接受者,移植物喪失風險顯著增加,而90天GFR低於30 ml/min/1.73m²的接受者也面臨較高的失敗風險。然而,研究指出這些因素的組合無法有效預測短期的病人和移植物存活率。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患者的認知障礙風險明顯高於一般人,但CKD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仍需深入探討。這篇綜述分析了流行病學的聯繫、特定的認知障礙模式及其潛在機制。雖然研究結果不一,但近期發現支持CKD與認知功能的關聯,特別是在執行功能和注意力方面。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血管損傷、尿毒素積累等。腎功能在解釋認知障礙的生物標記中越來越重要,未來研究應聚焦於釐清這些聯繫及生物標記的應用。 PubMed DOI

隨著全球糖尿病病例增加,移植中心面臨越來越多的糖尿病器官捐贈者。本研究分析了80位捐贈者及160位受贈者,特別關注30位糖尿病捐贈者及其60位受贈者。結果顯示,糖尿病捐贈者的血尿素氮水平較高,腎臟損傷更嚴重,導致受贈者的延遲移植物功能(DGF)發生率較高。雖然移植後前三個月腎功能較差,但隨後兩組腎功能相似,且在1年或3年的死亡率和移植物失敗率上無顯著差異。研究結論指出,經病理評估的糖尿病捐贈者腎臟可安全使用。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是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但活體捐腎移植(LDKT)對腦血流(CBF)的影響研究仍不多。本研究分析53位腎臟移植受者的數據,使用SPECT測量CBF,重點在LDKT前後一年CBF的變化。結果顯示,LDKT顯著改善前腦和中腦動脈的血流,尤其是額葉區域。左側和右側額葉的CBF均有顯著提升。未來研究應探討CBF改善對認知功能的影響。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南韓活體腎臟捐贈者面臨的心理、社會和經濟挑戰。研究期間為2020年6月至11月,涵蓋兩家醫院的捐贈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捐贈者出於利他主義,但對健康問題有顯著擔憂。捐贈後,許多人感到健康和生活品質下降,憂鬱症狀增加。此外,34.2%的捐贈者面臨經濟和社會變化,因手術費用和保險限制而感到財務壓力。這強調了理解捐贈者挑戰的重要性,以確保他們的福祉。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深遠,接受腎臟移植的病人常面臨認知障礙、憂鬱及神經系統問題。評估這些病人的風險因素及認知衰退模式,對於早期診斷和恢復認知功能至關重要。此外,器官移植的倫理問題也需重視。這篇綜述強調了在移植前後評估認知功能的重要性,以及非藥物介入的必要性,並建議對病人進行常規的認知功能篩檢,應成為標準做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社會健康決定因素(SDOH)如何影響活體捐贈腎臟移植(LDKT)與死者捐贈腎臟移植(DDKT)的可及性。研究分析了2020年和2022年成人腎臟接受者的數據,發現個人收入和社區收入對LDKT的機率有顯著影響。結果顯示,收入越高,接受LDKT的機率越大,且社區的中位家庭收入也會影響可及性。這強調了解決SDOH對改善腎臟移植公平性的重要性。 PubMed DOI

大多數腎臟活體捐贈者狀況都不錯,但少數人可能因受贈者過世或移植失敗,出現嚴重憂鬱或自殺念頭,尤其本身心理較脆弱或術後恢復較困難者風險更高。建議捐贈前要做心理評估,捐贈後也要定期追蹤心理健康,及早發現並協助有需要的人。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