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研究發現兒童中有高蛋白質的IgA血管炎腎炎情況,年紀小且腎損傷嚴重。他們的血液和免疫標記異常,腎損傷程度影響結果。高蛋白質兒童免疫功能、血液凝結和腎損傷較嚴重,治療方法仍待更多研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比較了免疫球蛋白A腎炎(IgAN)和腎臟免疫球蛋白A血管炎(IgAV)的差異,發現IgAV患者有較多微血尿和腎炎沉澱物,而IgAN患者則有較多動脈高血壓和蛋白尿,且更易進展至末期腎臟疾病(ESRD)。組織學上,IgAN表現為腎小球硬化和小管萎縮,IgAV則為內毛細血管過度細胞增生和新月體。小管萎縮和LN-CI ≥ 4與ESRD風險增加有關。建議針對不同病情採取不同治療策略。 PubMed DOI

IgA腎病和IgA血管炎伴腎炎是兒童常見的腎小球疾病,與成人表現不同。兒童的IgA腎病常在喉嚨感染後出現肉眼血尿,且組織檢查顯示炎症較強,慢性損傷較少。這些疾病的管理存在爭議,因為缺乏明確證據,且成人數據不易應用於兒童。IgA血管炎伴腎炎是一種系統性疾病,影響腎臟,診斷和治療尚不明確。國際兒童腎臟學會正聚集專家,提供管理指導,建立共同定義,並推動未來研究,以改善受影響兒童的預後。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是最常見的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可能導致末期腎病。本研究評估蛋白尿選擇性指數(PSI)在IgAN患者中的預後價值,納入94名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低PSI組在蛋白尿緩解率及無血清肌酸酐增加兩倍的生存率上顯著較好。Cox回歸分析指出,低PSI與蛋白尿及血尿緩解的可能性較高,且與血清肌酸酐增加的風險較低相關。因此,PSI可作為IgAN的有用預後工具。 PubMed DOI

IgA血管炎(IgAV)是兒童最常見的系統性血管炎,成人病例較少且通常較嚴重,特別是腎小球腎炎的發生率較高。這篇綜述探討了IgAV的病理、生理、臨床特徵及治療進展。主要治療方法為糖皮質激素,對於輕微症狀可用秋水仙鹼等藥物。免疫調節劑如環孢素A顯示出潛力,利妥昔單抗對減少復發及副作用有效。其他新療法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2141名來自中國的IgA腎病患者,分析了他們的長期結果,特別是蛋白尿與腎病進展的關係。隨訪平均5.8年,24%的患者發展為末期腎病,腎臟存活中位數為12.4年。結果顯示,蛋白尿是腎衰竭的重要預測因子,當蛋白尿超過0.5 g/d時,ESKD風險顯著增加。蛋白尿低於0.3 g/d的患者長期腎臟存活率較好。這項研究強調,儘管有治療,許多IgAN患者仍面臨不良結果,特別是高蛋白尿患者。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甲基潑尼松脈衝療法在治療中重度IgA血管炎相關腎炎(IgAVN)對中國兒童的效果。研究對象包括40名接受療法的兒童和46名未接受療法的兒童,監測至少一年。結果顯示,治療組在尿蛋白水平上顯著改善,3個月和6個月的緩解率分別為65%和85%,對照組則為43.48%和67.39%。此外,治療組的復發率較低(25%對比43.5%)。研究建議及早啟動此療法以提高緩解率和改善腎功能。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與腎內動脈/小動脈病變(IALs)有關,影響預後。本研究建立了IALs的半定量評分標準,並分析其在417例IgAN患者中的預後意義。結果顯示,具有IALs的患者腎臟綜合終點風險顯著較高(p < 0.001)。多變量Cox回歸分析指出,中度至重度的內膜纖維化和透明變是獨立的預後不良風險因素(HR分別為3.56和3.58,均p < 0.001)。研究強調了IALs在IgAN預後中的重要性,並呼籲對高風險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 PubMed DOI

IgA腎病(IgAN)在兒童和成人的表現及進展模式有所不同,這使得因年齡和國家腎活檢政策而直接比較發病率變得困難。近期研究著重於評估腎活檢時或隨訪一年後的個別風險,這對於避免輕度病例的過度治療及確保重症病例的及時治療尤為重要。這篇綜述強調了不同年齡段IgAN的相似與差異,並探討影響疾病進展的預後因素,旨在提供指導以改善治療決策。 PubMed DOI

識別有IgA腎病(IgAN)風險的病人對臨床決策和管理非常重要。在CureGN研究中,分析了919名兒童和成人的數據,重點在於兩年內的蛋白尿水平,將病人分為不同的發展組。研究發現,成人中,蛋白尿水平最低的組別進展較慢,而高蛋白尿組別的腎功能下降風險顯著較高。這顯示蛋白尿的變化是IgAN進展的重要預測指標,強調了監測蛋白尿對改善病人結果的關鍵性。 PubMed DOI

這項大型多元族群IgA腎病變研究發現,追蹤2.7年內,超過三分之一患者腎功能惡化、腎衰竭或死亡。蛋白尿≥0.5 g/g及腎功能較差會增加風險,年齡≥30歲則有保護效果。不同族群間風險差異不大。即使中度蛋白尿也需注意,顛覆過去只重視高蛋白尿的看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