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研究發現低維生素D水平可能與慢性腎臟疾病兒童高血壓有關。補充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調節血壓,但維持正常水平對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指數影響不大。因此,補充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改善血壓控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慢性腎臟病(CKD)在患者中相當普遍,對健康影響深遠,可能縮短壽命並降低生活品質。心血管疾病是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與鈣和磷的代謝失衡有關,常因腎性骨病而加重。這促使「慢性腎臟病的礦物質和骨骼疾病」的概念出現,強調骨病如何引發血管鈣化,增加心血管風險。小兒腎臟科醫生在處理CKD的骨病時,面臨特有挑戰,特別是對兒童的生長和骨骼發展影響。本文將探討CKD與心血管及骨疾病的關聯,特別針對小兒患者的問題。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礦物質和骨質異常(CKD-MBD)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很常見,會導致各種健康問題。研究指出,血液透析患者中,低維生素D水平與較高的疲勞有關,尤其是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疲勞和併發症較多,血清磷和iPTH較低,但與非老年患者相似。即使調整其他因素後,老年患者的維生素D仍與較高的疲勞相關。這顯示維生素D可能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疲勞中扮演一定角色。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CKD)的小朋友常不太聽話吃降壓藥,可能導致血壓控制不好,這研究分析了CKiD研究的資料,看看腎臟病小朋友不聽話吃藥、血壓監測、腎臟功能和心臟狀況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有14%的小朋友承認不太乖,但這似乎跟血壓、腎臟功能或心臟狀況沒有太大關係。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3-epi-25(OH)D3水平與心臟功能有關,水平較低者氧氣攝取量較低。接受腎移植手術後水平增加,未手術者則下降。高水平的3-epi-25(OH)D3與氧氣攝取量改善有關,其他維生素D形式則無影響。研究指出,調節3-epi-25(OH)D3水平或許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臟功能有幫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慢性腎臟疾病(CKD)與血清維生素C水平之間的關係,使用了一項全國性調查的數據。研究發現,血清維生素C水平較低的受試者更有可能具有患CKD的風險因子。而血清維生素C水平較高的受試者患CKD的風險較低。增加維生素C水平可能有助於保護腎功能,尤其對於年長者而言。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會影響維他命D的正常功能,進而影響骨骼和礦物質的代謝,這是CKD相關的礦物質和骨骼疾病(CKD-MBD)的主要問題。研究顯示,維他命D缺乏與CKD患者的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及骨折風險增加有關。雖然CKD患者常接受維他命D治療,但臨床試驗結果並不一致,未能明確顯示補充維他命D能顯著改善健康狀況。這篇綜述將批判性分析CKD患者維他命D治療的最新研究證據。 PubMed DOI

維他命D不足在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中相當普遍,但缺乏明確的監測和治療指導。本研究探討25(OH)D3水平增加與磷、甲狀旁腺素(PTH)及鹼性磷酸酶(ALP)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15%的病人維他命D缺乏,57%則不足。25(OH)D3水平的提升顯著降低PTH及磷水平,且鈣水平也有增加。整體而言,維他命D治療被認為安全,且與較低的PTH水平相關,但是否能改善臨床結果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CKD)在病患管理上面臨挑戰,特別是在營養介入如維他命D的補充方面。雖然維他命D對骨骼和礦物質代謝很重要,但在CKD患者中,其非骨骼益處的效果仍有爭議,因為證據不足。CKD常導致維他命D缺乏,可能加重礦物質和骨骼問題,並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隨著CKD進展,維他命D水平下降,因此建議監測25-羥基維他命D(25 (OH)-D)水平,但支持CKD患者維他命D補充的證據仍有限。本文將探討CKD及腎臟移植受者維他命D補充的關鍵問題及相關證據。 PubMed DOI

高血壓是兒童慢性腎病(CKD)的一個重要併發症,會影響疾病進展。本研究分析了378名來自韓國小兒腎臟科的患者,發現30.7%有高血壓,其中16.4%為收縮壓高,22.8%為舒張壓高。研究指出,年齡、性別、左心室質量指數及尿蛋白/肌酐比率等因素與高血壓有關。結論強調,臨床醫生在評估CKD兒童時應考慮這些因素,以改善健康結果。 PubMed DOI

維他命D缺乏在慢性腎病(CKD)患者中很常見,且與健康問題有關。雖然目前建議CKD患者應該補充維他命D,但最近的大型臨床試驗顯示其對健康結果的益處不明。歐洲腎臟協會的專家建議,CKD患者應監測維他命D水平,目標是25-羥基維他命D超過75 nmol/L(30 ng/mL)。雖然補充通常安全,但應避免高劑量和過高的血清水平,以降低毒性風險。未來研究應聚焦於維他命D補充對CKD患者健康的影響。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