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研究發現,小朋友接受腎移植後,可能會有學業延遲問題。年紀小、接受死亡捐贈腎臟、等待時間長、移植原因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延遲風險。約有14%的患者在移植後一年出現學業延遲,需要額外的學業支持來幫助他們。給予適當支持可以幫助解決或預防這個問題。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了腎移植後兒童的住院情況,發現感染是主要原因。年紀較小、誘導治療以及先天性腎臟問題與更多次的住院有關。住院對長期腎功能有負面影響。預防住院可能有助於改善移植結果。 PubMed DOI

1990年至2020年的小兒腎移植研究指出,活體捐贈者的手術成功率高於死亡捐贈者。手術失敗風險因素隨時間變化,受者年齡、捐者年齡和透析次數影響結果。活體捐贈者可長期降低失敗風險,青少年前5年風險較高。研究建議考慮捐贈者和受者年齡對結果影響。 PubMed DOI

研究預測小兒腎移植候選人接受移植的可能性,分析3757名候選人數據,建立預測指標,可幫助臨床醫生管理患者等待時間,促進更多活體捐贈。 PubMed DOI

腎衰竭的嬰兒和幼兒可能面臨神經發展延遲風險,尤其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研究顯示認知、語言和運動技能得分偏低,移植前的表現與移植後的智商和語言能力有關。透析與認知和運動延遲有關,16名參與者中有7人被診斷出神經發展障礙。 PubMed DOI

過去20年來,兒童腎移植中的種族差異影響各方面,器官分配改變有助減少差異,但仍有挑戰。種族間在移植物存活方面的差距仍存,全球兒科腎臟病學也受影響。財務、語言問題和捐贈者可用性等社會因素造成差異,需進一步研究解決。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隨著兒童肝臟移植存活率提高,腎臟併發症的問題愈加嚴重。研究分析了2007至2020年間121名接受肝臟移植的兒童,發現中位隨訪5.1年後,eGFR下降,41%經歷急性腎損傷,35%有永久性腎損傷。最後一次檢查時,44%的兒童腎臟超音波異常,顯著高於移植前的11%。研究強調在肝臟移植前後需進行全面的腎臟評估,以便有效管理潛在的腎臟併發症。 PubMed DOI

兒童腎臟移植後的旅程充滿挑戰,包括醫療併發症、頻繁住院、飲食限制及心理健康問題,如憂鬱和焦慮等。此外,這些小患者也可能面臨神經發展障礙,影響認知和心理社會適應。為了有效應對這些需求,採用多學科照護模式是必要的,但目前缺乏相關實施的文獻。本篇回顧探討這些孩子及家庭的心理社會和神經發展困難,並討論風險評估及潛在介入措施,以改善病患照護和術後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社區社會經濟因素對美國兒童腎臟移植結果的影響,分析了2010至2022年間9,178名18歲以下受者的數據。結果顯示,社會經濟剝奪程度較高的社區,受者的移植結果較差。主要發現包括:高剝奪社區的受者中,黑人和西班牙裔比例較高;移植物喪失風險比低剝奪社區高55%;活體捐贈移植機會顯著降低59%。研究強調需針對這些不平等現象進行干預。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兒童腎臟再移植需求的上升,分析了51名接受第二次移植的男童。研究發現,先天性腎臟異常是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且部分患者體重在20公斤以下。第一次移植失敗多因非免疫性因素,如血管血栓。第二次移植採用不同的臨床策略,使用thymoglobulin、tacrolimus和mycophenolate,並加強抗凝治療。結果顯示,第二次移植後患者存活率達100%,移植物存活率在1年和3年分別為88%和83%。整體而言,兒童腎臟再移植的效果良好,是有效的治療選擇。 PubMed DOI

最近的研究顯示,兒童在接受預防性腎臟移植時,越來越多在較高的腎小球過濾率(eGFR)下進行,特別是15 ml/min/1.73 m²以上。分析2006至2019年1,514名兒童的數據發現,隨著時間推移,接受較高eGFR移植的機率增加了55%。不過,研究也指出,無論eGFR高低,移植物失敗或死亡的風險並無顯著差異,顯示生存結果未隨eGFR改善而提升,需進一步探討這一趨勢的影響。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