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先天性心臟病成人(ACHD)容易罹患心臟病並住院。研究比較了ACHD患者和非ACHD患者接種高劑量流感疫苗後的情況。結果顯示,ACHD患者接種高劑量疫苗後,效果與非ACHD患者相似,無論劑量多寡。在ACHD患者中,高劑量和標準劑量疫苗的效果並無明顯差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CKD患者應接種流感疫苗,研究指出未接種者通常年輕、非裔、教育收入低、先前結過婚、失業。有糖尿病、COPD、末期腎臟疾病、脆弱狀態、運動習慣者接種率較高。解決這些差異可提高高風險人群的疫苗接種率。 PubMed DOI

透過醫學和科技創新,包括新藥物和程序如瓣膜夾和導管消融,已經在管理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心臟衰竭方面取得了進展。影像學檢查方法如超音波心臟檢查和心臟核磁共振成像在引導這些治療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 PubMed DOI

患有腎小球疾病的人接種流感疫苗效果有限,可能增加感染風險。2010-2019年的研究顯示,這些患者疫苗接種率低,對流感保護效果不佳。 PubMed DOI

研究探討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使用SGLT2i的安全性、耐受性及對心臟衰竭的短期影響。174名患者接受治療,多數因心衰開始。10.3%有副作用,6.9%停藥,2.3%非因治療死亡。使用SGLT2i後,心衰住院治療明顯減少。研究顯示SGLT2i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可能安全、耐受且有益,值得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發現,在高風險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劑量三價流感疫苗與標準劑四價疫苗相比,並未顯著降低死亡率或住院率。分析觀察了疫苗的抗體反應,發現高劑量疫苗導致較高的抗體水平,但這並未與臨床結果的改善相關。這項研究強調了在高風險人群中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早期主動脈瓣介入是否能降低無症狀重度主動脈狹窄及心肌纖維化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或非計劃住院率。研究在2017至2022年於英國和澳洲進行,招募224名患者,隨訪至2024年。結果顯示,早期介入組的全因死亡或非計劃住院率為18%,保守治療組為23%,差異不顯著。雖然全因死亡率相似,但早期介入確實降低了非計劃住院率,且改善了症狀。未來需進一步研究以確認這些結果。 PubMed DOI

SAFE-D 試驗旨在評估對透析心房顫動患者的抗凝策略可行性,這群患者在過去的臨床試驗中常被排除。這項隨機對照試驗共招募151名符合標準的成人,分為三組:劑量調整的華法林、apixaban,或不使用口服抗凝劑,隨訪26週。 主要發現包括: - 招募在30個月內完成,雖然因COVID-19疫情中斷。 - 研究結束時,83%的參與者遵守治療。 - 各組別中各發生一起中風和八起重大出血事件。 - 華法林的治療範圍時間為58%。 總體而言,這項試驗成功展示了在此族群中招募和維持遵從性的可行性,為未來研究鋪路。 PubMed DOI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已成為成人心臟衰竭的首選治療,但在成人先天性心臟病(ACHD)相關心臟衰竭的應用尚待深入研究。本系統性回顧分析了287名ACHD HF患者,結果顯示SGLT2i能顯著改善NYHA功能分級及降低NT-proBNP水平,且安全性良好,副作用主要為尿路感染。雖然結果令人鼓舞,但仍需進一步的大規模研究來確認其在此特定族群中的效果。 PubMed DOI

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一般心臟衰竭患者已證實安全有效,但在成人先天性心臟病(ACHD)患者中的使用尚未充分研究。這項回顧性分析針對18名心臟衰竭的ACHD患者,評估SGLT-2i的安全性。結果顯示,收縮壓、鈉和肌酐水平變化不大,但體重顯著減輕。研究顯示SGLT-2i可安全用於部分ACHD患者,未來需進一步的大規模研究來確認其安全性與有效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血管緊張素受體中性肽酶抑制劑(ARNI)和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在成人先天性心臟病(ACHD)患者中對心律不整的影響。研究分析了46名接受最佳指導醫療療法的系統性右心室衰竭患者,結果顯示,隨著中位數36個月的隨訪,心律不整事件顯著減少,顯示這些藥物可能對這類患者有抗心律不整的好處。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