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左心室(LV)收縮應變可能比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更有預測價值,尤其對心臟衰竭治療反應的判斷。研究指出,LV應變與臨床結果緊密相關,且在預測存活率上優於LVEF。LV應變比LVEF更能準確評估治療效果,顯示其對心臟功能評估及治療方針制定更具敏感性。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心臟衰竭伴保留射出分數(HFpEF)是一種複雜的病症,受多種因素影響,且症狀多樣。目前的診斷主要依賴射出分數(EF),但這種方法過於簡化,無法全面反映病情。研究指出,患者選擇和超音波心動圖的差異顯示需要更深入了解HFpEF。為改善護理,建議採用更全面的診斷模型,考量結構特徵、相關疾病及生物環境因素,以便識別高風險患者並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療,強調精準醫療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斑點追蹤心臟超音波是一種先進的影像技術,用來評估心肌運動,特別是左心房的功能。左心房功能的評估對於診斷心血管疾病至關重要,尤其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預後影響深遠。研究顯示,empagliflozin能顯著改善T2DM患者的左心房功能,而GLP-1受體激動劑和SGLT-2抑制劑在改善左心房儲存應變方面比單獨使用胰島素更有效。這篇綜述探討了提升左心房應變臨床應用的挑戰與改進,強調其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心臟衰竭及射血分數降低(HFrEF)合併糖尿病患者的影響。56名患者接受'empagliflozin'或'dapagliflozin'治療,並有30名健康個體作為對照組。結果顯示,治療三個月後,左心室整體縱向應變和左心房射血分數顯著改善,左心房功能增強,血清中asprosin水平上升,但左心室射血分數無顯著變化。整體而言,SGLT-2i有助於改善HFrEF合併糖尿病患者的心臟功能及生化標記。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心臟磁共振(CMR)影像測量值與非缺血性擴張型心肌病(NIDCM)患者的臨床結果之間的關係,涵蓋103項研究及29,687名患者。主要發現顯示,晚期鉺增強(LGE)與全因死亡率及心衰事件風險顯著相關,而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則未顯示明顯關聯。原生T1弛豫時間與心律不整及重大不良心臟事件風險增加有關。研究結論指出,LGE是NIDCM不良結果的強預測因子,未來需進一步研究其他指標的角色。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全球縱向應變(GLS)在接受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預後價值,特別是針對有糖尿病(DM)和沒有糖尿病的患者。研究追蹤184名HD患者,發現有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顯著較高,且接受腎臟移植的機會較低。對於非糖尿病患者,GLS可作為預後工具,但對有糖尿病患者則不具預測價值,需依賴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等指標來評估風險。總結來說,GLS在不同患者群體中的預後價值差異明顯。 PubMed DOI

您的研究探討了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對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縮功能的影響,並以全球縱向應變作為指標。研究納入256名患者,分為SGLT2i組和對照組,結果顯示SGLT2i組在6個月隨訪中,全球縱向應變顯著優於對照組及基線數據(p < 0.001),且亞臨床心臟功能障礙發生率較低(p < 0.001)。分析顯示,SGLT2i的使用與心外膜脂肪組織厚度變化獨立相關,總體認為SGLT2i能顯著增強無心血管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尤其在病程較早期的患者中效果更佳。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一種「新四重」療法在慢性心臟衰竭(CHF)和代謝症候群患者中的效果,使用2D斑點追蹤影像(2D-STI)測量心內膜縱向應變。研究分析了158名心臟衰竭患者,接受為期8週的藥物治療。隨訪15個月後,根據重大不良心臟事件(MACEs)將患者分為兩組,發現治療後的心內膜應變是預測MACEs的強指標。結論指出,2D-STI是一種有價值的非侵入性工具,能預測接受該療法的患者預後。 PubMed DOI

這段重點在說,LVEF雖然常用來分類和預測心臟衰竭,但其實有不少限制,尤其是LVEF超過45%時。建議醫師要看LVEF的變化趨勢,不要只看單一數值。有些治療甚至不用等LVEF結果就能開始。未來應該多用新影像技術和生物標記,來提升診斷和治療效果。 PubMed DOI

LVEF雖常用來分類和預測心臟衰竭,但高於45%時參考價值有限。建議重視LVEF變化趨勢,而非單一數值。有些治療甚至可在未得知LVEF前就開始。未來應結合新影像技術和生物標記,更精準評估與治療心衰竭。 PubMed DOI

這項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對有左心室功能障礙的心衰竭患者,標準治療加上 dapagliflozin 可明顯改善心臟結構與功能,包括減少左心室質量、提升射出分率及舒張功能,且這些改善和臨床狀況好轉有關。研究支持 dapagliflozin 為心衰竭治療新選擇,但建議未來多關注右心室功能及長期效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