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研究比較了早期負重與延遲負重對治療骨折踝關節的效果,結果顯示早期負重可能更好且成本效益高。早期負重組在4個月時踝關節功能較佳,併發症率相似。這項研究在英國醫院有561名參與者,得到多個研究機構支持。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評估英國和愛爾蘭校園步行計畫對青少女身體活動的影響,結果顯示計畫並未有效增加活動量。面對COVID-19挑戰,擴大干預措施在學校實施有困難。未來需進一步研究如何有效推行此類措施。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旨在評估在急診室接受治療的下肢外傷患者,根據特定評分系統識別出低靜脈血栓栓塞風險的患者,停止抗凝治療的安全性。試驗發現,低風險評分的患者若未接受抗凝治療,其罹患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非常低。這表明,許多下肢外傷和固定的患者可能不需要預防性抗凝治療。 PubMed DOI

一項涉及394名成年人的研究發現,透過視訊會議進行的遠距復健與親自到診所接受物理治療諮詢一樣有效,對於慢性膝蓋疼痛有同樣的效果。兩組在接受3個月治療後都報告疼痛和功能有所改善。該研究得出結論,遠距復健是這種情況的一個不亞於傳統親自就醫的替代方案。 PubMed DOI

WalkBack研究探討個人化步行和教育計畫對預防腰痛復發的效果和成本效益。研究對象為康復中的成年人,結果顯示步行計畫可降低腰痛復發次數,且成本效益高。這個計畫安全有效,可能改善腰痛管理方式。 PubMed DOI

肥胖對公共健康造成嚴重挑戰,特別是增加骨折風險。肥胖者因骨骼強度下降、機械壓力增加及更易跌倒等因素,骨折風險較高。影響因素包括過多脂肪對骨骼和肌肉的負面影響,以及常見的2型糖尿病。 減重策略有限制熱量、增加運動、減重手術及使用GLP-1受體激動劑等。雖然減重有助健康,但也可能導致骨質流失和骨折風險上升。 未來研究應聚焦於降低肥胖者骨折風險的方法,並探討GLP-1受體激動劑對骨骼健康的影響。 PubMed DOI

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比較了50歲以上因嚴重髖關節骨關節炎需手術的患者,總髖關節置換術(THR)與抗阻訓練的效果。109名患者中,53名接受THR,56名進行抗阻訓練。結果顯示,THR組的牛津髖關節評分平均改善顯著高於抗阻訓練組(15.9分對4.5分,P<0.001)。6個月後,9%的THR患者未手術,21%的抗阻訓練患者選擇THR。兩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總體而言,THR在減輕髖部疼痛和改善功能上表現更佳。此研究由丹麥風濕病協會資助。 PubMed DOI

肥胖率上升對骨科手術造成挑戰,特別是重度肥胖患者術後併發症風險較高。新療法如semaglutide和tirzepatide在手術前減重和降低併發症方面顯示潛力,但術後效果的證據不一。有些研究指出快速減重可能引發併發症,而綜合分析則認為長期減重有助於改善手術結果。目前缺乏高品質研究評估這些藥物在骨科手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非常重要。 PubMed DOI

根據2023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和髖膝外科醫師協會的指導,肥胖不應成為延遲關節置換手術的理由。研究顯示,使用抗肥胖藥物後減重可降低肥胖患者需要修正手術的風險。透過分析3,691名接受髖膝關節置換的肥胖患者,結果發現體重減輕者在5年內的修正手術率低於體重不變或增加者。這顯示抗肥胖藥物能幫助延長關節植入物的使用壽命。 PubMed DOI

這項觀察性研究探討了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GLP1-RAs),特別是semaglutide,對慢性踝關節不穩定症(CAI)患者的影響。研究追蹤超過2000名CAI成人患者,持續至少兩年。結果顯示,接受semaglutide治療的71名患者在足踝功能評估上有顯著改善,並且復發性踝關節扭傷和手術的發生率較低。這表明semaglutide可能對CAI患者有益,但仍需進一步隨機試驗來確認。 PubMed DOI

隨著肥胖和糖尿病的增加,GLP-1 受體激動劑的使用也在上升,但其對糖尿病患者足部融合手術的影響尚未深入研究。最近一項分析顯示,783 名接受不同足踝融合手術的糖尿病患者中,使用 GLP-1 受體激動劑的患者術後假關節形成率較低,特別是在距下關節和三重關節融合手術中。雖然脛距關節融合未見顯著差異,但所有手術的感染率無明顯差異。這顯示 GLP-1 受體激動劑可能改善手術融合率,未來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