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美國研究發現,黑人和西班牙裔中風倖存者容易再中風和高血壓。研究試驗450人,80%完成。加入電話護士個案管理到家庭血壓監測,12個月後血壓下降。但24個月後再中風率無明顯差異。結果顯示,NCM可改善血壓控制,但長期效果和成本效益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研究目的是評估一種針對產後控制血壓的方法,是否能讓曾有懷孕高血壓的人,在生產後9個月內,血壓比一般護理組更低。220名參與者的試驗發現,接受自我監測和醫師指導藥物調整的干預組,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低於接受標準護理的對照組。結果顯示,這種干預對管理產後患有懷孕高血壓的人的血壓有益。 PubMed DOI

研究發現美國「目標:中風(TS)」品質倡議對不同族群的急性缺血性中風患者影響不同。雖然溶栓治療有改善,但亞裔、黑人和西班牙裔患者接受及時治療機會較低。這顯示需要更多努力來解決這些不公平情況。 PubMed DOI

中國研究探討在救護車上降低疑似中風患者血壓的效果,結果顯示,立即降壓與常規治療在功能結果及不良事件上無顯著差異。降壓對腦出血中風患者有益,但對缺血性中風患者則不利。總結指出,院前降壓對急性中風患者功能結果無幫助,且許多患者為腦出血中風。 PubMed DOI

一項在中國進行的研究比較了高風險患者中的強化血壓控制(目標小於120 mm Hg)與標準控制(小於140 mm Hg)。約有11,000名參與者被追蹤約3.4年。強化控制導致較少心血管事件,但更多的暈厥病例。總的來說,將血壓控制在較低水平可以減少主要血管事件,並帶來輕微風險。 PubMed DOI

一項名為SMART-HABITS的智慧型手機干預措施在CKD和高血壓患者中進行12週試驗。參與者使用APP監測血壓和步數,結果顯示保留率高、監測依循度好、接受度高。雖CKD知識提升,其他分數無明顯改變,步數增加但血壓穩定。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支援工具可行,有助於改善健康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一種新型低劑量三合一藥物對黑非洲成年人高血壓的療效與安全性,並與標準護理進行比較。試驗在尼日利亞進行,300名未控制高血壓的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三合一藥物組或標準護理組。結果顯示,三合一藥物組的血壓降低幅度更大,且耐受性良好,無人因不良事件中止治療。總體而言,這種治療在降低血壓和控制方面優於標準護理,已在臨床試驗登記處註冊。 PubMed DOI

這項初步試驗探討晚期慢性腎病(CKD)和高血壓患者達成較低血壓目標的安全性與可行性。108名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強化血壓控制組(目標收縮壓低於120 mmHg)和較少強化組。結果顯示,強化組的平均收縮壓為124.7 mmHg,顯著低於較少強化組的138.2 mmHg,且安全性結果無顯著差異。儘管如此,因樣本量小及單中心設計,仍需進一步大型試驗來確認最佳血壓目標及相關風險與益處。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患有2型糖尿病且收縮壓升高的患者,探討強化血壓控制的效果。年齡50歲以上的患者被隨機分為強化治療組(目標收縮壓低於120 mm Hg)和標準治療組(目標收縮壓低於140 mm Hg)。研究結果顯示,強化治療組的重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顯著低於標準組,風險降低21%。雖然兩組的嚴重不良事件相似,但強化組有較多低血壓和高鉀血症病例。總結來說,對2型糖尿病患者設定低於120 mm Hg的收縮壓目標,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風險。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評估了多學科團隊主導的心臟衰竭藥物優化診所對農村阿巴拉契亞社區的影響。結果顯示,HF心臟科服務的患者在所有四類指導性醫療療法藥物的使用上,明顯高於一般心臟科患者,且在研究期間使用率持續增加。特定藥物如ARNI、MRA和SGLT2I的使用頻率也較高。相對而言,初級護理服務的藥物使用變化不大,顯示需要更多支持和教育來改善MRA和SGLT2I的管理。遠程醫療方法在HF服務組中顯示出有效性。 PubMed DOI

液體過載是慢性腎病(CKD)患者常見的問題,會增加住院和死亡風險。為了及早發現並介入,成立了一個護理人員主導的診所,利用身體阻抗分析(BIA)評估液體體積。從2022年8月到2024年4月,共107名患者參加,96名完成首次就診。大多數患者在就診前有液體過載症狀,BIA顯示中位過度水合量為2.4公升。隨訪結果顯示,患者的液體過載症狀和血壓改善,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提升,且腎功能穩定。這項計畫有效改善了CKD患者的健康狀況。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