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一項研究比較了捐贈腎臟和未捐贈腎臟的個人之間高血壓、腎功能下降和白蛋白尿的風險。研究發現,雖然捐贈腎臟的人腎功能下降速度較未捐贈者慢,但在隨訪期間某些時候他們更有可能出現較低的腎功能水平。高血壓和白蛋白尿的風險在兩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PubMed DOI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全球活體腎移植(LKT)需求增加,年長捐贈者及末期腎臟疾病患者也增加。腎功能測量對捐贈者選擇至關重要,建議使用CKD-EPI-eGFR方程式。 PubMed DOI

這項在土耳其進行的研究探討活體腎臟捐贈者(LKD)的長期結果,發現有些捐贈者在捐贈後出現慢性腎臟疾病(CKD)和高血壓。年紀較大和移植前較低的腎功能與CKD的發展有關。這項研究強調了捐贈後對LKD進行監測和支持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身體質量指數(BMI)和中心性脂肪分佈是否與腎臟捐贈後的腎功能有關。研究結果顯示,較高的BMI和腰圍與捐贈後長期較低的腎功能有關。這項研究涉及活體腎臟捐贈者,並在篩選期間測量了BMI、腰圍和腰臀比。結果顯示,較高的BMI和腰圍與捐贈後較低的腎功能有關。 PubMed DOI

研究發現,70歲以上的活體腎臟捐贈者接受手術後結果良好,年長者腎功能變化較小,但死亡率較高。研究建議,雖然手術對這個年齡組別是安全的,但應注意高死亡風險。整體而言,這些捐贈者在研究期間並未出現末期腎臟疾病。 PubMed DOI

研究發現因中風而亡的死亡捐贈者腎臟移植結果較差,可能與高血壓和顱內動脈瘤遺傳風險有關。這些遺傳因素影響捐贈者死亡年齡,也影響接受者移植後存活和腎功能。研究強調了捐贈者死因遺傳因素對腎臟移植成功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高血壓活體腎臟捐贈者的安全性,特別是他們在腎臟切除手術後的腎功能和蛋白尿情況。研究分析了642名高血壓捐贈者和4,848名正常血壓捐贈者的數據。結果顯示,高血壓捐贈者的腎小球過濾率(eGFR)低於正常血壓捐贈者,雖然他們降至臨界值以下的風險不顯著增加,但捐贈後出現蛋白尿的風險卻顯著上升。這強調了對高血壓捐贈者進行蛋白尿監測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強調了對潛在活體腎臟捐贈者進行徹底評估的重要性,特別是針對有前期糖尿病的女性。研究在約旦河西岸和加薩的醫院進行,持續六年,涵蓋114名女性捐贈者。主要發現顯示,前期糖尿病女性的BMI、血壓及腎功能均顯著較差,且不良健康結果風險更高。這強調了對這類捐贈者進行持續監測和後續護理的必要性,以保障他們的長期健康。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指出南韓活體腎臟捐贈者面臨的心理、社會和經濟挑戰。研究期間為2020年6月至11月,涵蓋兩家醫院的捐贈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捐贈者出於利他主義,但對健康問題有顯著擔憂。捐贈後,許多人感到健康和生活品質下降,憂鬱症狀增加。此外,34.2%的捐贈者面臨經濟和社會變化,因手術費用和保險限制而感到財務壓力。這強調了理解捐贈者挑戰的重要性,以確保他們的福祉。 PubMed DOI

這項研究調查了1988到2018年間,紐西蘭的生活腎臟捐贈者的健康結果,共有1,339名捐贈者參與。主要發現顯示,捐贈者腎衰竭的發生率極低,每10,000人年僅3例,10年存活率高達99%。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為每10,000人年11.6例,22%的捐贈者出現併發症,其中5%需醫療介入。整體而言,這項研究顯示紐西蘭的生活腎臟捐贈者面臨的風險相對較低,為相關決策提供了重要數據。 PubMed DOI

這項觀察性研究探討健康活體腎臟捐贈者在捐贈前與腎功能儲備(RFR)相關的因素。研究發現,沒有RFR的捐贈者多為女性,且體表面積(BSA)和基礎腎小管濾過率(GFR)較低;有RFR的捐贈者則主要是女性,擁有較高的BSA和GFR,而使用RFR的捐贈者多為男性,且數值最高。這顯示性別和身體指標可能影響腎臟健康,並反映出對代謝需求的生理反應。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