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Biomarker-informed care for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 - Nature
基於生物標記的腎細胞癌患者護理
🕗 2025-04-16T10:20:09+00:00 新聞連結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精準醫療的目標是根據每位病人的疾病特性來客製化治療,以提升療效。慢性腎臟病(CKD)是這種方法的最佳範例,因為其病況複雜且多樣。傳統的生物標記如eGFR和uACR雖然有助於診斷,但往往過於簡化CKD的多樣性,忽略了個別病人的差異。因此,亟需新的生物標記來更準確地反映CKD的進展原因。這篇評論呼籲腎臟科醫師採取更深入的病理生理學觀點,推動個人化醫療的發展。 PubMed DOI

腎細胞癌(RCC)是常見癌症,2022年全球新病例約434,840例。美國男性中排名第六,女性第九。透明細胞亞型佔75%-80%,與VHL基因失活有關。許多病例在影像檢查中意外發現,70%患者在第一期被診斷。雖然2015至2019年發病率每年上升約1%,但2016至2020年美國死亡率每年下降約2%。對於有腎腫塊的患者,應轉診至泌尿科,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消融技術或主動監測。晚期RCC可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顯示良好反應率和存活期。 PubMed DOI

Belzutifan是一種針對缺氧誘導因子2α的抑制劑,最近在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中顯示對晚期透明細胞腎細胞癌有良好療效。參與者隨機接受每日服用belzutifan或everolimus,結果顯示belzutifan在無進展生存期和客觀反應率上均優於everolimus。第一次中期分析中,belzutifan組有24%的人無進展生存,而everolimus組僅8.3%。第二次分析中,belzutifan的總生存期也較長。兩組的不良事件相似,belzutifan的安全性良好。該研究由默克資助。 PubMed DOI

在過去13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在癌症治療上取得顯著進展,但也引發了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s),特別是腎臟問題,如ICI相關急性腎損傷(ICI-AKI),發生率約2-5%。最常見的原因是急性小管間質腎炎(ATIN)。風險因素包括某些藥物及雙重ICI療法。腎臟活檢是主要診斷方法,但新興的非侵入性生物標記仍需驗證。治療通常是停用ICIs及相關藥物,並使用皮質類固醇。大多數患者能恢復治療,但部分患者需額外處理。這篇綜述探討了ICI-AKI的病理、生理、診斷及治療標準,並呼籲未來進行前瞻性研究。 PubMed DOI

腎細胞癌(RCC)的管理在過去十年有了顯著進展,提升了局部及晚期病例的生存率。這篇綜述探討了RCC的流行病學、病理學、診斷方法及不同階段的管理策略。輔助療法的引入,特別是pembrolizumab,顯示出整體生存益處。晚期RCC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標準治療。文中也提到轉移性RCC治療中的爭議及非透明細胞RCC的管理。未來需持續研究,並尋找可靠的生物標記以指導治療決策。 PubMed DOI

KEYNOTE-564試驗指出,對於手術後有腎細胞癌風險的病患,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可明顯提升無病生存期及整體存活率。雖然帕博利珠單抗可能會引起較多不良反應,但並未造成治療相關死亡。總結而言,這項療法對於這類患者的生存率有實質性的改善。 PubMed DOI

研究針對ICU老年AKI患者,發現尿液中TIMP-2乘以IGFBP7與腎功能恢復及死亡相關,並與AKI嚴重程度及APACHE II評分相關。整合這些因素可提高對老年AKI患者腎功能結果的預測。 PubMed DOI

TKIs可能影響腎功能,新的GFR方程式使用CSTC和BTP標記,但可能不準確。研究發現TKI患者的CSTC和BTP下降,但肌酸酐穩定,顯示腎功能變化。ICI治療對腎臟標記無明顯影響,但TKI患者可能有腎小球損傷。需要進一步研究改善TKI患者的腎功能監測。 PubMed DOI

腎癌是全球重要健康問題,以腎細胞癌為最常見形式。研究指出,腎癌與代謝途徑變化相關,這些變化支持腫瘤生長。了解這些代謝特徵可幫助發現新治療目標,解決耐藥和毒性問題。 PubMed DOI

大約30-40%患有第2型糖尿病的人會發展成慢性腎臟疾病,導致血壓升高、腎功能下降,以及心血管風險增加。定期監測尿白蛋白和估計腎小球功能對於診斷腎臟疾病至關重要。新的生物標記可能有助於早期檢測和了解潛在原因,未來可能實現個人化治療。 PubMed DOI

腎細胞癌(RCC)腫瘤有獨特的抗原,可啟動免疫反應。移碼突變和逆轉錄病毒是RCC免疫原性的關鍵。雖然RCC突變中等,但因移碼突變高,引發強T細胞反應。腫瘤含可被T細胞辨識的逆轉錄病毒表位,影響免疫治療反應。了解這些特徵可幫助指導RCC免疫治療策略。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