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Two-year nighttime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fter radiofrequency renal denervation: pooled results from the SPYRAL HTN trials - Nature
經射頻腎去神經術後兩年夜間血壓變化:來自SPYRAL HTN試驗的合併結果
🕗 2025-04-02T08:25:58+00:00 新聞連結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項研究探討腎神經去神經化(RDN)對心臟重塑及心衰竭患者的影響,分析了6項隨機對照試驗和9項單臂研究,共352名參與者。結果顯示,RDN能顯著減少左心室舒張末期直徑和收縮末期直徑,左心室射血分數提升,6分鐘步行測試距離改善,且腦鈉肽水平下降。單臂研究也顯示類似效果,並且RDN降低了多種心血管神經激素,心率減少,但對血壓影響不大。整體而言,RDN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及重塑。 PubMed DOI

腎臟去神經化(RDN)對於未受控高血壓患者,特別是正在服用抗高血壓藥物的患者,已證實能有效降低血壓。根據一項分析4,155名接受RDN治療的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後的前六個月內,血壓顯著下降,接下來的30個月內則持續穩定下降。基線血壓較高的患者在隨訪期間的降壓效果更明顯,且某些交感神經活動增強的特徵,如心房顫動和2型糖尿病,與更大的血壓降低相關。這顯示RDN能提供持久的降壓效果。 PubMed DOI

這項臨床研究評估了非類固醇醛固酮受體拮抗劑esaxerenone在日本2型糖尿病、糖尿病腎病及高血壓患者中的長期效果,為期三年。研究比較了199名使用esaxerenone的患者與199名未使用者,主要測量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的變化。結果顯示,使用者的UACR和血壓顯著低於未使用者,且UACR在三年內持續改善。雖然esaxerenone略微降低腎小球過濾率,但對葡萄糖代謝無負面影響,顯示出良好的降壓及抗白蛋白尿效果。 PubMed DOI

白袍效應(WCE)指的是患者在醫療環境中的血壓讀數通常高於在家中測量的情況,可能暗示心血管風險增加。本研究比較了'dapagliflozin'和'glibenclamide'對高心血管風險2型糖尿病患者的WCE影響。研究分析了98名患者的數據,結果顯示'dapagliflozin'組的收縮壓顯著下降(-8.6 mmHg),而'glibenclamide'組僅下降1.7 mmHg,p值為0.048。這表明'dapagliflozin'在控制WCE方面更有效。該研究已在Clinicaltrials.gov註冊(NCT: 02919345)。 PubMed DOI

這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探討了dapagliflozin對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行動血壓影響。共96名患者參加,83名完成12週治療。結果顯示,夜間收縮壓顯著下降3.0 mmHg,達到夜間目標的比例從18%增至27%。正常下降的盛行率也從31.3%提升至50.6%。日間收縮壓下降2.4 mmHg,診所收縮壓下降7.9 mmHg。尿蛋白顯著減少,腎小球過濾率穩定,且未出現重大安全性問題。總體而言,dapagliflozin有助於改善血壓節律。 PubMed DOI

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抑制劑(SGLT2i)已證實能有效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在一項包含12,960名患者的研究中,收縮壓從133.9 mmHg降至128.6 mmHg,舒張壓則從70.8 mmHg降至68.3 mmHg,這些變化發生在使用SGLT2i後。特別是在治療抵抗性高血壓和有蛋白尿的患者中,血壓降低更為顯著。此外,達到130/80 mmHg以下血壓的患者比例也顯著增加,並且有33.4%的患者在使用SGLT2i後一年內停用了至少一種降壓藥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系統性評估了腎神經去神經化(RDN)在心臟衰竭伴隨減少射血分數(HFrEF)患者中的效果與安全性。研究納入八項隨機對照試驗,共314名患者,結果顯示RDN相較於單純藥物治療,顯著改善心臟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增加9.59%、BNP和NT-proBNP水平下降、NYHA分級改善等。此外,RDN組的腎小管過濾率也有改善,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總體而言,RDN對HFrEF患者的心臟功能有顯著提升,且安全性良好。 PubMed DOI

抗藥性高血壓難治療,增加心血管和腎臟併發症風險。治療方式包括改變生活習慣、用特定藥物,或做腎臟神經切斷手術。新藥物如氨肽酶A抑制劑、內皮素拮抗劑和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正進行臨床試驗。Firibastat效果不佳,aprocitentan稍有降壓效果但有副作用疑慮。Baxdrostat初步顯示降壓潛力,但試驗結果參差不齊。治療抗藥性高血壓仍具挑戰,需進一步研究改善治療方案。 PubMed DOI

腎臟神經阻斷(RDN)是治療高血壓的一種選擇。這項研究比較了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CKD)和沒有CKD的患者進行RDN後對血壓的影響。兩組在RDN後都顯示出血壓下降,並且腎功能沒有顯著下降。研究發現RDN對治療患有CKD的高血壓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 PubMed DOI

研究目的是評估一種針對產後控制血壓的方法,是否能讓曾有懷孕高血壓的人,在生產後9個月內,血壓比一般護理組更低。220名參與者的試驗發現,接受自我監測和醫師指導藥物調整的干預組,收縮壓和舒張壓明顯低於接受標準護理的對照組。結果顯示,這種干預對管理產後患有懷孕高血壓的人的血壓有益。 PubMed DOI

SPRINT試驗指出強化降壓治療可能增加急性腎損傷風險,但對長期腎功能影響尚不明確。初期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尤其對無慢性腎臟疾病者。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影響可能減弱。總體而言,強化降壓治療可能與腎臟事件風險增加相關。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