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Adjuvant Therapy and Post-Surgical Management Options for Kidney Cancer - Cancer Network
腎臟癌的輔助療法和手術後管理選擇
🕗 2025-04-01T17:08:16+00:00 新聞連結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這篇評論指出,腎臟移植受者在接受癌症治療時,面臨管理免疫抑制的挑戰,特別是針對新型療法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CAR T細胞療法。雖然腎臟移植能提升生存率和生活品質,但長期免疫抑制會增加癌症風險,成為主要死亡原因。文章強調腎臟科醫師、患者、照護夥伴及腫瘤科醫師之間的合作,對於有效管理免疫抑制及做出明智的癌症治療決策至關重要。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將免疫療法藥物pembrolizumab加入術前放射治療和手術,對高風險四肢軟組織肉瘤患者的療效。試驗在20個國家的多個機構進行,對比標準治療與實驗性治療的結果。結果顯示,實驗組的無病生存期顯著延長,2年無病生存率提高15%。不過,實驗組的3級或以上不良事件發生率也較高。總體來看,添加pembrolizumab為III期未分化多形性肉瘤及多形性或去分化脂肪肉瘤患者提供了一個有希望的新治療選擇。 PubMed DOI

KEYNOTE-671 試驗顯示,對於早期非小細胞肺癌 (NSCLC) 患者,將圍手術期的 pembrolizumab 加入新輔助化療能顯著提升整體生存率和無事件生存率。在這項全球第三期試驗中,共有 797 名參與者,接受 pembrolizumab 的患者在 36 個月的整體生存率為 71%,而安慰劑組為 64%。此外,pembrolizumab 組的中位無事件生存期為 47.2 個月,顯著高於安慰劑組的 18.3 個月。雖然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在 pembrolizumab 組較常見,但其安全性被認為是可控的,支持在可切除的早期 NSCLC 患者中使用此療法。 PubMed DOI

這項第三期臨床試驗探討了'pembrolizumab'作為輔助療法在高風險肌肉侵襲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效果。702名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pembrolizumab'或觀察。結果顯示,接受'pembrolizumab'的患者無病生存期(DFS)顯著延長(29.6個月對14.2個月),風險降低27%。雖然試驗成功改善DFS,但'pembrolizumab'組的不良事件發生率較高(50.7%對31.6%)。總結來說,這種療法顯著提升了患者的無病生存期,但需注意其副作用。 PubMed DOI

腎細胞癌(RCC)是常見癌症,2022年全球新病例約434,840例。美國男性中排名第六,女性第九。透明細胞亞型佔75%-80%,與VHL基因失活有關。許多病例在影像檢查中意外發現,70%患者在第一期被診斷。雖然2015至2019年發病率每年上升約1%,但2016至2020年美國死亡率每年下降約2%。對於有腎腫塊的患者,應轉診至泌尿科,治療選擇包括手術、消融技術或主動監測。晚期RCC可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顯示良好反應率和存活期。 PubMed DOI

腎細胞癌(RCC)的管理在過去十年有了顯著進展,提升了局部及晚期病例的生存率。這篇綜述探討了RCC的流行病學、病理學、診斷方法及不同階段的管理策略。輔助療法的引入,特別是pembrolizumab,顯示出整體生存益處。晚期RCC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標準治療。文中也提到轉移性RCC治療中的爭議及非透明細胞RCC的管理。未來需持續研究,並尋找可靠的生物標記以指導治療決策。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CKD)和癌症是現今很重要的健康議題,越來越多人受到這兩種疾病的影響。癌症治療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尤其對於有CKD和其他健康問題的病患。對這些病患做出適當的治療和劑量管理是相當具挑戰性的。本篇評論討論了各種癌症治療對腎臟的副作用,並提供了監測病患、調整治療和劑量的建議,特別是對於晚期CKD的病患。腎功能下降的病患容易出現電解質失衡,因此定期監測至關重要。目前對接受腎臟替代治療的病患進行癌症治療的研究有限。因此,需要腫瘤學家、腎臟科醫師和其他專家的多學科合作,才能做出適當的治療決策。腫瘤腎病學是一個新興領域,致力於有效治療有腎臟問題的癌症病患。 PubMed DOI

一項第三期試驗顯示,對於可切除的III期黑色素瘤患者,先使用ipilimumab加nivolumab進行新輔助免疫療法再進行手術,效果比手術後使用adjuvant nivolumab好。新輔助組的12個月事件無病生存率較高,存活時間也較長,且出現重大病理反應者無復發生存率最高。然而,新輔助組的不良事件較多。總結來說,對這些患者而言,新輔助免疫療法後再接受手術和反應驅動的adjuvant治療可能更有效。 PubMed DOI

一項研究發現,奈伏莫尼聯合化療在治療可切除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時效果顯著。在手術前後使用奈伏莫尼更能提升療效。研究指出,奈伏莫尼聯合化療可改善患者的無事件生存率和病理反應率,尤其在18個月後效果更為明顯。雖然奈伏莫尼組有較多不良事件,但整體安全性良好,並無新的安全疑慮。 PubMed DOI

KEYNOTE-564試驗指出,對於手術後有腎細胞癌風險的病患,使用帕博利珠單抗治療可明顯提升無病生存期及整體存活率。雖然帕博利珠單抗可能會引起較多不良反應,但並未造成治療相關死亡。總結而言,這項療法對於這類患者的生存率有實質性的改善。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