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Denosumab Raises Hypocalcemia Risk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Medscape
Denosumab 增加慢性腎病患者低鈣血症的風險
🕗 2024-11-21T12:08:02+00:00 新聞連結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次級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是慢性腎病患者常見的代謝問題,主要由鈣感受器調控,影響甲狀旁腺激素(PTH)的分泌。隨著鈣模擬劑如cinacalcet的發展,提供了治療選擇,但有腸胃道副作用及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2017年推出的Etelcalcetide靜脈注射劑顯示更佳的PTH降低效果,但仍有類似問題。2018年上市的Evocalcet則旨在減少副作用。2021年,upacicalcet在日本上市,提供更高的清除率,且不影響胃排空。未來需進一步研究這些新藥的效果。 PubMed DOI

慢性腎病(CKD)面臨健康與經濟挑戰,需採取預防措施。CKD惡化可能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症(SHPT),使甲狀旁腺激素(PTH)升高,損害腎臟並加速透析需求。本研究探討延釋型鈣化醇(ERC)是否能降低PTH,減輕SHPT對腎臟的影響。對126名SHPT及3-4期CKD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ERC治療,結果顯示PTH顯著下降,腎功能下降速度較慢。建議進行進一步的前瞻性試驗以驗證這些結果。 PubMed DOI

這項研究針對透析病人在2.5年內髖骨微結構及骨強度的變化進行調查,特別關注慢性腎病-礦物質與骨骼疾病(CKD-MBD)的影響。分析276名病人的數據後,發現多項骨骼健康指標顯著下降,包括骨礦物質密度和皮質厚度。雖然血清鈣和磷與這些變化無顯著關聯,但血清鹼性磷酸酶和完整副甲狀腺激素(i-PTH)水平則與骨骼健康指標呈負相關。研究顯示,升高的PTH水平與髖骨微結構惡化有關,因此有效管理PTH對維持透析病人的骨骼健康至關重要。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有骨質疏鬆問題,容易骨折。研究指出,對第4和第5期CKD患者的骨質疏鬆治療很重要。一些藥物如Teriparatide、Denosumab和Romosozumab對改善骨質有效,但Raloxifene效果不大。Romosozumab對骨密度改善最明顯。在CKD患者中,治療需考量個人風險和效益。 PubMed DOI

研究發現男性骨質疏鬆風險因素是年紀大和缺乏維生素D,女性則是年紀大、體重過輕、骨鹼性磷酸酶高和CKD嚴重。不同CKD階段有不同風險因素,並開發了性別與CKD階段的風險預測模型,可快速篩選高風險患者。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病患者對副甲狀腺激素(PTH)的反應因骨骼狀況而異,設定最適目標困難。忽略患者的PTH低反應性是常見問題,可能源自磷代謝異常和鈣感受受體損傷。研究指出,主要受礦物代謝控制影響,而非遺傳或環境因素。患者骨骼的PTH反應複雜,個人差異大,臨床評估相當困難,尤其在不同族群和接受骨骼治療的患者中。 PubMed DOI

腎移植後的小兒易罹患PCP,可能導致高鈣血症。Denosumab治療可改善病情且安全,值得進一步研究其在這類患者中的應用。 PubMed DOI

研究比較了65歲以上、接受透析的女性醫療保險受益人,在治療骨質疏鬆症時使用依度膜抗骨吸收劑或口服雙膦酸鹽,發現依度膜抗骨吸收劑增加嚴重低鈣血症風險。建議在這族群使用依度膜抗骨吸收劑時,需謹慎選擇患者並頻繁監測。 PubMed DOI

研究比較腎衰竭和次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患者的骨密度影響,使用全甲狀旁腺切除術和西那卡塞治療。兩者都改善骨密度,但手術效果較佳,且降低骨質疏鬆風險。然而,兩者對橈骨骨密度無明顯影響。研究強調這些治療對患者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探討了長期使用來諾膦單抗對洗腎患者髖部骨骼健康的影響。研究發現,來諾膦單抗治療能夠在幾年的時間內改善髖部骨密度和強度指標。然而,在停止使用來諾膦單抗後,骨密度和強度指標顯著下降。這項研究強調了持續治療對於維持洗腎患者骨骼健康的重要性。 PubMed DOI

慢性腎臟疾病可能導致骨折和心血管問題風險增加。目前治療主要降低甲狀旁腺激素水平,但效果有限。建議早期使用間歇性甲狀旁腺激素給藥,以預防礦物代謝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驗證此方法對慢性腎臟疾病相關骨疾病的應用。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