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Unicycive Therapeutics Announces U.S. FDA Acceptance of the New Drug Application (NDA) for Oxylanthanum Carbonate (OLC)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phosphatem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on Dialysis - GlobeNewswire
Unicycive Therapeutics 宣布美國 FDA 接受針對 Oxylanthanum Carbonate (OLC) 的新藥申請 (NDA),用於治療接受透析的慢性腎病患者的高磷血症。
🕗 2024-11-11T12:01:34+00:00 新聞連結

站上相關主題文章列表

第一型原發性高草酸尿症(PH1)患者常因草酸過量而反覆腎結石及腎功能下降。Lumasiran 是一種新療法,旨在降低這些患者的尿液和血漿草酸水平。ILLUMINATE-A 試驗顯示,經過 36 個月的研究,接受 lumasiran 的患者尿草酸水平顯著降低,且腎功能穩定,腎結石事件明顯減少。大多數患者的腎鈣化症狀也有所改善,且副作用輕微。整體而言,lumasiran 對 PH1 患者的治療效果良好。 PubMed DOI

透析患者要控制高磷血症,可限制攝取磷並服用磷結合劑。但磷結合劑藥丸大且不易耐受,患者常不遵醫囑。新型磷吸收抑制劑Tenapanor則能針對腸道特定轉運蛋白,有效降低血清磷水平。這對透析患者管理高磷血症有助益。 PubMed DOI

Nedosiran是RNA干擾療法,已經獲得FDA核准用來治療原發性高草酸尿症(PH1)。PHYOX3試驗顯示,PH患者每月使用nedosiran後,腎功能穩定,且30個月內明顯降低尿草酸水平。參與者主要只有輕微或中度不良事件,沒有嚴重與治療相關的問題。研究顯示,nedosiran在長期使用下對於降低PH1患者的草酸水平是安全且有效的。 PubMed DOI

早期發現並治療SHPT對預防心血管事件和骨折等併發症很重要。ERC對治療3/4期腎臟疾病和缺乏維生素D的SHPT患者非常有效。研究指出,ERC治療可提高維生素D水平、降低甲狀旁腺激素水平,不論腎臟疾病嚴重程度。雖然真實世界研究顯示調整藥物劑量較慢,但都顯示ERC有正面效果。這些證據支持SHPT診斷後盡早開始ERC治療以延緩疾病進展。 PubMed DOI

研究評估VS-505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治療高磷血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結果顯示VS-505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主要為腸胃問題。血清磷水平在治療下明顯改善,且具劑量依賴性。總結指出,VS-505有效地降低血清磷水平,副作用可控。 PubMed DOI

一項針對接受血液透析的中國末期腎臟病患者的研究發現,與安慰劑相比,替那泊鈉有效地降低了血清磷水平。最常見的副作用是輕微的腹瀉。在這個族群中,替那泊鈉通常耐受良好。 PubMed DOI

Sucroferric oxyhydroxide (SO) 是一種有效的磷酸鹽結合劑,可降低血清磷水平並減少藥丸劑量。研究指出,在透析初期使用SO治療可有效降低磷水平,改善實驗室數值,並有助於達到目標水平。這項研究支持在透析早期採用SO管理磷水平的做法。 PubMed DOI

研究探討在日本血液透析患者中添加新藥物tenapanor到磷酸鹽結合劑的效果和安全性。結果顯示tenapanor能有效降低血清磷酸鹽水平,但可能引起腹瀉等副作用。結合使用tenapanor和磷酸鹽結合劑可改善磷酸鹽控制,且沒有新的安全問題。 PubMed DOI

一項研究比較並排名了慢性腎臟病和高磷血症成人使用的降磷藥物。他們發現大多數藥物在降低血清磷水平方面都很有效,其中碳酸鎂效果最好。檸檬酸亞鐵與較少的治療退出有關。證據的確定性被評為中等到非常低。檸檬酸亞鐵被確認為在這些患者中管理高磷血症最合適的藥物。 PubMed DOI

這項研究比較了不同的磷酸鹽結合劑,以確定哪一種需要最少的體積來結合1克磷酸鹽。氧化蘭他鈣顯示出最低的體積和每日劑量體積,這可能使其更方便,並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需要進一步研究以評估患者的胃腸耐受性和依從性。 PubMed DOI

針對鈉磷共轉運蛋白2a (Npt2a) 的治療方法,為慢性腎病 (CKD) 中的高磷血症管理提供了新方向。研究顯示,Npt2a抑制劑如PF-06869206和BAY-767能有效降低血漿磷 (Pi) 和甲狀旁腺激素 (PTH) 水平,但對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3 (FGF23) 的影響不同,PF-06869206無影響,而BAY-767則降低FGF23水平。此外,Npt2a抑制還能增加鈉、氯和鈣的尿液排泄,並減輕血管鈣化。總體來看,Npt2a抑制是慢性腎病患者的有價值治療策略。 PubMed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