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en Probabilities to Mitigate Large Language Models Overconfidence in Answering Medical Questions.

利用 Token 機率降低大型語言模型在回答醫學問題時的過度自信

<think> 嗯,我收到用户的请求,需要分析一篇PubMed的研究。首先,我得仔细阅读用户提供的标题和摘要,理解研究的核心内容。 标题是“使用Token Probabilities来缓解大型语言模型在回答医疗问题时的过度自信”。看起来这篇研究主要探讨了LLM在医疗问题上的自信度问题,以及如何用token概率来改善这个问题。 接下来,我看看摘要。研究使用了九个大型语言模型,包括商业和开源的,比如GPT-3.5、GPT-4和LLaMA等。他们回答了2522个美国医师执照考试的问题,还评估了模型的自信度和token概率。结果显示,虽然模型的准确率不错,但自信度评估并不准确,而token概率在预测准确性上表现更好。 用户希望从六个角度分析:研究目的、方法、数据解释、局限性、临床意义和其他观点。我得逐一思考每个部分。 首先,研究目的。他们想比较token概率和模型自信度在预测回答准确性上的效果。假设是token概率更好。这个假设合理,因为之前可能有研究表明模型的自信度不一定可靠。 然后是方法。他们用了多个模型,评估了AUROC、ACE和Brier分数。样本量也不小,来自多个数据库,包括不同语言。这方法看起来合理,但可能有局限,比如主要在英文数据上训练,可能对其他语言效果不同。 数据解释方面,结果支持假设,token概率确实比自信度好。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结果显著,但临床应用中可能需要更高的准确性。此外,过度自信的问题可能源于模型的训练数据或算法结构。 局限性方面,样本可能不够多样化,主要是考试题目,实际临床问题可能更复杂。模型的过度自信可能由训练数据中的偏差导致,这在分析中没有详细讨论。 临床意义部分,研究建议不依赖模型的自信评分,而是使用token概率。未来研究可以探讨如何调整temperature或其他参数来改善模型的可靠性。 最后,其他观点。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模型的准确性,比如提示策略的设计。另外,如何将token概率解释给临床医生也是一个挑战,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总的来说,这篇研究为提高LLM在医疗应用中的可靠性提供了有用的见解,但仍需更多工作来克服其局限性。 </think> ### 1. 研究目的與假設 ####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型語言模型(LLMs)在回答醫療問題時的過度自信問題,並評估「token probabilities」是否能更準確地預測模型回答的準確性。具體來說,研究比較了模型的「表達自信度」和「token probabilities」在預測回答準確性上的表現。 #### 假設: 研究假設「token probabilities」比模型的表達自信度更能準確預測其回答的準確性。這一假設基於以下幾點: 1. LLMs在回答醫療問題時,往往表現出高自信,但這種自信並不一定與其回答的準確性相關。 2. Token probabilities(即模型生成每個token時的概率)可能更能反映模型內部的不確定性或「內心的懷疑」。 ### 2. 方法與設計 #### 方法: 研究採用了以下方法: 1. 選取了9個大型語言模型,包括商業和開源模型(如GPT-3.5、GPT-4、LLaMA 3.1等)。 2. 使用這些模型回答來自美國醫師執照考試(USMLE)的2,522個問題。 3. 模型除了提供答案外,還評估了其自信度(0到100分)和每個回答的token probabilities。 4. 評估模型的成功率,並使用AUROC(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CE(Adapted Calibration Error)和Brier分數來評估自信度和token probabilities在預測準確性上的表現。 5. 進行了敏感性分析,包括來自其他數據庫(如MedMCQA、MedQA Main-land China、Taiwan和FrMedMCQA)的問題,以及不同的提示策略和temperature設定。 #### 優點: - **多樣化的模型評估**:研究涵蓋了多個商業和開源模型,增加了結果的普適性。 - **多語言數據**:敏感性分析包含了英語、中文和法文的數據,驗證了結果在不同語言環境下的穩定性。 - **全面評估指標**:使用AUROC、ACE和Brier分數等多種指標,從不同角度評估模型的表現。 #### 潛在缺陷: - **數據來源限制**:雖然數據來自多個數據庫,但這些數據主要是考試題目,可能不完全反映臨床實際場景中的複雜性。 - **模型版本限制**:研究僅評估了特定版本的模型,未涉及其他可能的模型架構或版本。 - **提示策略的依賴性**:模型的回答可能對提示策略高度敏感,而研究中使用的提示策略可能未能完全反映臨床實際應用的多樣性。 ### 3. 數據解釋與結果 #### 結果: - **準確率**:模型的平均準確率從Phi-3-Mini的56.5%到GPT-4o的89.0%不等,顯示模型在醫療問題上的表現差異較大。 - **自信度與準確性**:所有模型在回答時表達了高度的自信(從LLaMA 3.1-70B的90分到GPT-3.5的100分),但自信度並不能準確預測回答的準確性(AUROC範圍在0.52至0.68之間)。 - **token probabilities的表現**:token probabilities在預測準確性上表現更好(AUROC範圍在0.71至0.87之間),且所有模型的token probabilities均顯著優於自信度(p值<0.001)。 - **模型的校準性**:所有模型在校準性上存在不足,普遍呈現過度自信的趨勢。 #### 支持假設的證據: 研究結果顯示,token probabilities在預測回答準確性上明顯優於模型的自信度評分,這支持了研究的假設。 #### 解釋上的偏差: - **過度自信的原因**:研究指出,模型的過度自信可能源於其生成機制或訓練數據中的偏差,但這一點在摘要中未進一步探討。 - **token probabilities的局限性**:雖然token probabilities在預測準確性上表現更好,但其絕對值可能仍不足以完全反映模型的不確定性。 ### 4. 局限性與偏見 #### 局限性: 1. **數據來源的局限性**:研究主要使用考試題目,可能未能完全反映臨床實際應用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2. **模型版本的局限性**:研究僅評估了特定版本的模型,未涵蓋所有可能的LLM架構。 3. **語言和文化的影響**:雖然研究包含了多語言數據,但不同語言環境下的醫療問題可能存在文化或語言特定的差異,這可能影響模型的表現。 #### 未考慮到的偏見或變項: 1. **訓練數據的偏差**:模型的過度自信可能與其訓練數據中的偏差或不平衡性有關,但這一點在研究中未進一步探討。 2. **使用者的主觀判斷**:臨床醫生的判斷可能會受到模型自信度的影響,但研究未涉及這一方面的分析。 3. **模型的泛化能力**:研究未探討模型在面對未見數據或新型醫療問題時的表現。 ### 5. 臨床及未來研究意涵 #### 臨床意涵: 1. **不依賴模型的自信度**:臨床醫生和患者不應過度依賴模型的自信度評分,而應謹慎評估其回答的準確性。 2. **使用token probabilities**:token probabilities可以作為一個更可靠的指標,幫助用戶更準確地評估模型回答的準確性。 #### 未來研究建議: 1. **改進模型的校準性**:未來研究可以探討如何改進模型的校準性,例如通過調整模型的訓練目標或引入新的損失函數。 2. **多模態和多語言評估**: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評估模型在多模態(如圖像和文本)和多語言環境下的表現。 3. **臨床應用的實證研究**:未來研究可以進行臨床實證研究,評估模型在實際臨床場景中的表現和用戶接受度。 ### 6. 其他觀點 #### 其他可能的解釋或觀點: 1. **模型的過度自信與訓練目標**:模型的過度自信可能與其訓練目標(如最大化生成的流暢性和一致性)有關。未來研究可以探討如何在訓練過程中平衡生成的準確性和自信度。 2. **token probabilities的解釋性**:雖然token probabilities在預測準確性上表現更好,但其解釋性可能不如自信度直觀。未來研究可以探討如何將token probabilities轉化為更直觀的指標,以便臨床用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 3. **模型的不確定性估計**:未來研究可以探討其他方法來估計模型的不確定性,例如Bayesian神經網絡或不確定性估計的深度學習方法。 #### 推理過程: 研究結果表明,token probabilities在預測模型回答的準確性上優於自信度評分,但這並不意味著token probabilities是完美的解決方案。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探討如何改進模型的校準性和不確定性估計,並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臨床實際場景中,以提高模型的可靠性和實用性。